二、利用动物监测.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利用动物监测

二、利用动物监测 对SO2敏感的动物 (二)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不易直接接触污染物的潜叶性昆虫、虫瘿昆虫、体表有蜡质的蚧类增加,图6.12为部分该类昆虫。 三、利用微生物监测 空气微生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因子,它与气溶胶、颗粒物等媒体一起散布并污染环境、左右疾病发生与传播,监测空气微生物状况是掌握其活动和作用的必要前提。 室内空气微生物监测: 室外空气微生物监测: 辽宁省某市空气中微生物区系分布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随着人群和车辆流动的增加而增多,繁华的中街微生物数量最多,其次是交通路口,居民小区;郊区某公园和农村空气中细菌最少。 2001和2002年山东省某海滨城市空气微生物监测发现:该市空气微生物检出率高,空气处于微生物中度污染状态。其中东部、居住区空气污染较重,南部、西部和风景游览区空气污染较轻。滨海区空气陆源细菌少于内陆区,真菌却较多。滨海与内陆区空气微生物含量相近,滨海区空气陆源微生物增多,意味两区空气污染有趋同现象。 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 生物污染监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以便及时掌握被污染的程度。 生物污染监测的步骤: 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一)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 及在体内分布 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粘附、从叶片气孔或茎部皮孔侵入方式进入植物体;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水溶态污染物。 植物内污染物的分布见表6.4和表6.5。 (二)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环境中的污染物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 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被吸收; 脂溶性污染物质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物肌体。 二、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植物样品的采集 (1) 对样品的要求:采集的植物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 (2) 布点方法:在划分好的采样小区内,常采用梅花形布点法或交叉间隔布点法确定代表性的植株。 2. 植物样品的制备 (1) 鲜样的制备:测定植物内容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质、营养成分,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应制备成新鲜样品。 样品洗净→晾干或拭干→捣碎机捣碎制浆→研磨 (2) 干样的制备: 风干、烘干→磨碎→过筛→保存 3. 分析结果表示方法 常以干重为基础表示(mg/kg),但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等,以鲜重表示计算结果为好。 (二) 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动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粪便、毛发、指甲、骨骼和组织等均可作为检验样品。 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一)消解和灰化 四、污染物的测定 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和联机法等。 第四节 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观察的过程。 生态监测不同于环境监测。生态监测是指预先制定的计划和用可比的方法,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对各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以及每个生态系统内一个或多个环境要素或指标进行连续观测的过程。 生态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观察、测试的过程,少则一个或几个生态变化周期,多则几十个、几百个生态变化周期。在时空上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 生态监测的目的: 了解所研究地区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变化; 根据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评价已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计划开发项目可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提供地球资源状况及其可利用数量。 一、生态监测的类型及内容 (一) 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监测地域面积至少应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对一个或若干个生态系统进行监测,最大范围可扩展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基至全球。主要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及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二) 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监测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要素指标进行物理、化学、生态学方面的监测。根据监测的目的一般可分为: 1. 干扰性生态监测 2. 污染性生态监测 3. 治理性生态监测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监测 (三)生态类型的划分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村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1)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生态系统或动植物区系位移; (2) 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 (3) 水土流失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对环境影响; (4) 沙漠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对环境影响; (5) 草场沙化退化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对环境影响; (6) 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农田、荒漠等)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