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惩罚纪律

惩罚纪律 郭亚林* 惩罚并不是体罚 对未成年人的体罚有两个来源:家庭内部和教育机构。在世界各国都历史悠久。中国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说法,西方谚语亦有: 体罚是惩罚的一种形式,却是惩罚最坏的一种形式。在教育中惩罚是必要的,但体罚却是一种绝不可取的惩罚形式! “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 *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 目前下列国家完全禁止体罚未成年:奥地利、芬兰、拉脱维亚、克罗地亚、德国、挪威、塞浦路斯、以色列、瑞典、丹麦、冰岛、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 香港,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禁止体罚。香港法例第279A章《教育规例》第58条订明:“教员不得向学生施行体罚”; 世界其他地方对体罚持有的的态度: * 台湾,2005年的《学校订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注意事项》规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不得有体罚学生之行为,且不应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并规定,教师体罚或以言语羞辱学生者记过。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没有对父母体罚子女做出禁止。 * 炎炎烈日下,三个大概十至十二岁的男孩各手持一个大字,合为“游戏机”,当街站立。据小孩自己说是高丰学区的低年级学生,因为经常贪玩游戏,这次又被老师发现,要他们这样做的。 因为上课睡觉而被罚脱了鞋站在学校门口的两个中学生 * 这样的做法其教育意义有多少?! 侵犯了学生的人权和尊严; 造成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可以导致未 来的行为问题; 靠体罚达到的效果是短期的; 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如学生怕被体罚而学 习,反而会损害其求知欲。 * 我们的教育究竟需要怎样的“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 一篇美国的名为《难忘的体罚》的文章,其中讲述了一件事情作者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与好友伊丽莎白共同作弊,后来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又一起到全镇公认的严师——弗洛斯特女士面前承认错误,可仍然受到了惩罚:闭上眼睛挨板子。不过,实际上她们并没有挨板子,只是听到了挨板子的声音,就以为是好朋友在替自己受过,这使她们无比难受。老师耍了一个小“花招”,使她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并由此对这位老师十分敬重。这才是惩罚教育,它需要讲究艺术。 * 惩罚——养育智慧的摇篮 《惩罚的哲理》一书中说道,惩罚的本质在于对人的自由的维护,与此相悖的惩罚理念,都是对人类自由本性的歪曲,也是对惩罚本身的歪曲 。 * 美国父母十分关注孩子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一般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考虑如何惩罚孩子以及怎样掌握惩罚的“度”的问题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孩子体会到她深厚的爱意 这样的家庭惩罚教育观: * 家庭惩罚教育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 4、指明“出路”不含糊: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 5、及时惩罚莫迟疑: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6、最忌讳讽刺挖苦:教师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我是他的父母,我有权利教育他”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 7、点到为止不唠叨 ,就事论事莫牵连 :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反复说教。 8、事后说理不可无: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应当以理服人。 * 健康的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偏失具有完善的预警和惩戒机制,但是批评和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而体罚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背于伦理道德。 这样的学校惩罚教育观: * 学校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的不可或缺 1、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