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行政制度史课件主讲赵沛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
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研究范畴 (二)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基本范畴 第一,行政组织与职能。 第二,行政决策制度和行政执行机制。 第三,行政人事制度。 第四,行政监察制度。 第五,司法行政制度。 二.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历史分期 封建贵族体制时期。 春秋战国的转型时期。 秦汉时期的三公体制和中书体制。 魏晋到隋唐时期的三省体制。 两宋时期二府三司体制。 金元时期的一省体制。 明清时期的内阁体制。 三.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集权化特征 (二)尊君与重道的矛盾 (三)重国家而轻社会 (四)失衡与平衡间的振荡 (五)行政官僚体制的权力制衡 集权化特征 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从制度设计到行政运行都以集权、专制为最高原则。 从行政立法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行政体制从制度设计到行政运作只规定如何保障和维护君主权力的实现,却从未规定皇帝的权力应该如何取得、如何行使。 尊君与重道的矛盾 皇权和官僚体系的沟通衔接,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核心难题。一方面,皇权稳定的控制力不可能脱离官僚体系来实现,官僚体系实际上也有赖于皇权的的扶植和保障,二者相互依存。另一方面,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冲突和矛盾。这就是是“尊君”与“重道”的矛盾。 专制体制需要无条件的“尊君” 使社会生活建立在正统的道德伦理的要求之上,此即所谓“重道” “独尊”,亦被打上了鲜明的官方标签。独尊则势必使之成为符合官方要求的学说。这其实与先圣们“从道不从君”的根本精神已然背道而驰了。 重国家而轻社会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社会政治构成呈现出突出的两极化特点:一极是掌握着专制权力的国家,另一极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国家对于宗族组织实施即依赖又打击的政策。 以社会分工和契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却异常薄弱。 失衡与平衡间的振荡 内朝与外朝 外官化:中央行政决策体制从内朝向外朝的转移 明清以后,取消了宰相制度,代之以内阁制度,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要充当政府首脑,这种振荡才以君主权力的最终胜利而告结束,君主集权也达到无以复加的极端程度。 行政官僚体制的权力制衡 集权于上,分权于下 宋代总结了汉唐辅政体制的利弊得失,以完善分权机制。遂设中书省与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但另设三司掌财政,三衙掌军政,以制约中书省与枢密院,仍以御史台掌监察。从而形成绝对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的专制集权体制。 朱元璋废除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升格为直属皇帝的政务机构,使行政事务一分为六,各部互不相属,分别向皇帝负责。 * * 《中国行政制度史》课件 主讲:赵 沛教授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公共管理系 2009,3月 绪 论 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研究范畴 (一)行政的概念 西方学者对“行政”概念的界定,是随着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以及政治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展开的,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是指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 古德诺(Frank·J·Goodnow )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 古代中国是行政国家,国家的统治活动基本上属于行政的范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