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开发项目(招标编号ZZ
中山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开发项目(招标编号:Z
招 标 文 件
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投 标 邀 请 函 1
第二部分 用 户 需 求 书 5
第三部分 投 标 人 须 知 16
第四部分 合 同 书 格 式 37
第五部分 投标文件格式 47
表5-1 投标函 53
表5-2 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54
表5-3 开标一览表 56
表5-4 详细报价清单 57
表5-5 投标商务响应与用户需求差异一览表 59
表5-6 重要指标响应表 60
表5-7 投标人基本情况表 61
表5-8 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63
表5-9 拟为本项目实施主要人员情况表 64
表5-10 近3年以来完成的同类项目一览表 65
表5-11 中小企业声明函(投标供应商为中小企业时适用) 66
表5-12 投标保证金退还说明格式 67
表5-13 中标服务费承诺书 68
表5-14 《所投产品(功能模块)技术指标与招标文件差异一览表》 69
表5-15 项目技术方案 70
表5-16 项目管理、系统验收方案计划书 71
表5-17 售后服务计划 72
表5-18 中标(成交)通知书回执 73
第一部分 投 标 邀 请 函
投 标 邀 请 函
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代理机构”)受中山市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采购人”)的委托,对中山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开发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投标。
招标编号:Z;采购表编号:农业(15)0238 ;
项目名称:中山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开发项目
项目预算:人民币1,150,000.00元。
项目内容及需求:
项目内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开发;详见招标文件第部分“用户需求书”的内容?;本次采购货物必须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格的投标人应对所有招标货物和服务进行报价,不允许只对部分货物和服务投标报价; 本项目不允许提交备选方案;该项目招标文件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1年月日至201年月,请在中山市政府采购网(/cgzx/)下载。潜在在期间2016年月日至201年月日期间时提供符合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投标人即可购买招标文件购买招标文件的单位,均被视为已充分理解本公告的有关要求,人及代理均无责任承担其是否符合合格投标人条件而引起的一切后果)或中山市政府采购网或广东省政府采购网下载有效的电子版采购文件。
已报名的供应商请登陆广东省政府采购网注册,否则将影响中标通知书的发放。
递交投标文件时间:2016年02月05日09:00至09:30;
投标截止时间:
开标评标时间:2016年02月05日09:30;
投标文件送达地点及开标评标地点tender_zs@
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办公电话:0760
图文传真:0760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
2016年月日
概述
中山市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地形分北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根据2014年必威体育精装版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8处,威胁人口1181人,财产近亿元。按已发/潜在灾种来分,崩塌11处、滑坡26处、地面沉降24处、潜在崩塌42处、潜在滑坡54处、潜在泥石流1处;按规模分,中型31处、小型127处,其中滑坡和崩塌以浅层为主;按险(灾)情等级划分,中型45处,小型113处。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全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共造成约8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并提出了明确要求。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出台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要求“国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2011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加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及时发布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