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网
“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 刘孝廷(刘啸霆) 010 liuxiaoting@bnu.edu.cn 前 言 提供一点新思路,提供一定新情况(新数据),提供一些新分析。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里,长期聚拢式的管理,已使人们习惯按照某种话语政治学的形式,形成一种聚焦的思维惯性。大家都看聚光灯照出的亮点,而很少关注那些被遮盖的地方。 创新的讨论也多是这样。 今天我们用一定还原主义的思路来讨论问题。 一、创新是个现代现象 创新是个现代现象,创新文化是个现代性现象。 1、古代只讲创造不讨论创新问题 创造在很大意义上是个聪明和技巧问题。 古代社会为什么只讲创造不讲创新呢? 所谓古代,主要指传统的农业社会。 (1)从经济角度看,农业社会大体是个静止的社会,不是个发展的社会,所以不急于讨论增长问题。 (2)从政治和管理角度看,农业社会大体都是集权社会,是“土地板结”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稳定是硬任务,发展可能带来不稳定,所以不会鼓励创新。 (3)从产业角度看,农业社会基本是单一产业,形成不了流动的产业链条,创新也无法实现。 所以,古代社会不需要讨论创新问题。 一、创新是个现代现象 2、创新和发展有关,最早主要和增长有关 我们应该感谢熊彼特用“创新”这个词描述一种新的经济和发展现象。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说:创新是“某些新事物。如新产品、新流程和生产方法、新的市场和供应来源、新的商业或金融组织形式的商业或工业应用”,它推动了经济整体的变革。 我们可以对创新展开无穷的想象和比附,但它的核心思想是价值,表现形式是应用,即通过应用创造新价值,因为老的价值计算和探索途径已经到了尽头,必须转换思路。 一、创新是个现代现象 所以,创新的哲学就是“应用”的哲学。 从哲学上看,创新是从认知哲学或知识论哲学向价值论哲学转移的体现。 老的方式是什么呢?传统的是靠天吃饭和靠发明创造拼资源。 创新则是把已有的创造发明融入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和不断产业化让发明变成财富,也就是“创薪”。 所以,创新意在形成有效的循环。 资源总归是有限的,那就只能靠创新形成新的竞争力。 于是,以创新为基础,就形成了“新经济”形式,这就是知识经济。 二、创新的基础和实现 1、创新是在何种语境下发生的? 首先当然是市场。有市场有交换,才有应用,才能创新。没有市场,就不用谈创新。 古代就有市场,为什么不创新?因为古代大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市场层位太低,不能形成高平台的自我主导型的运作。 真正的市场是近代城市聚落兴起之后形成的城市商业市场。 近代城市是一个真正以市场和商业为核心和根本的社会聚落——新社区。 所以,创新第二个前提是城市。 城市和市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 第三个自然是技术发明。为什么技术发明成为创新的一个源头?这个也和城市的出现有关。 二、创新的基础和实现 2、城市——创新基础的分析 人类的文化和思想智慧当然都源远流长,几乎没有一个想法没有源头。 但有些思路和机制能够成为主导性的纲领往往取决于某种际遇。 创新就是这样,它是因为城市的兴起。 (1)宗教战争的影响 而城市的兴起,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又得益于宗教战争。 宗教战争导致了二个后果: 一个是陆路“世界体系”——欧亚体系的水平断裂,使西方转向重构新的世界体系,就构造了一个更向西的水路的海洋世界体系——大西洋体系。 另一个是世界结构的分层——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 最重要的是这二个后果竟然合谋了。这真是奇迹! 二、创新的基础和实现 (2)城市的发展地位 现代化中的十个变化: 劳动社会化 国家工业化 生产机械化 乡村城市化 大众知识化 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治化 文化多元化 思想自由化 二、创新的基础和实现 (3)城市的组装 A、产业变化 市场提升 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个体主体化 市民社会兴起 C、文化繁荣 译书运动 大学的兴起 D、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 E、精神奠基 宗教改革 二、创新的基础和实现 (4)城市变革 11——16世纪,是城市成熟期 17世纪——,是城市变革期,现代形成。 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实质是政府与企业二元结构的出现,为第三元的析出创造了条件,那就是公民社会的形成。 于是,社会的三元结构形成: 企业——政府——社会 世俗化追求,进步主义,资本的逻辑成为潮流和主旋律。 一些反对政府的人士,在政治上提出“社会主义”。 那个时代总体上是乐观的。 二、创新的基础和实现 (5)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诞生地。 (a)市民社会构成国家、宗教、哲学的基础; (b)市民社会是市民阶级物质交往形式的总和; (c)市民社会构成个人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的基础(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形成现代意义的私有制);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