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金属的化学处理法是通过
第五章 金属的化学处理(化学转化膜)
金属的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的手段,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保护膜的方法。我们把这种经过化学处理的保护膜叫化学转化膜。
反应机理是:金属表层的原子与特定介质中的阴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成膜的典型反应如下:
mM + nAz- MmAn + nze
M-参加反应的金属
A-介质中的阴离子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金属原子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成阳离子与介质中的阴离子形成化合物,转化膜实质上就是金属表面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为控制腐蚀的过程。
与我们前面讲的电镀和化学镀不同,化学转化膜金属基体直接参与的成膜反应,膜与基体的结合力要比电镀层和化学镀层大很多。
根据成膜所采用的介质来分类:
氧化物膜:金属的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形成的膜,成膜过程叫氧化。
磷酸盐膜:金属的磷酸盐溶液中形成的膜,成膜过程叫磷化。
铬酸盐膜:金属的含有铬酸或铬酸盐的溶液中形成的膜,成膜过程我国习惯上叫钝化。
从膜的形成方法来分可分为:化学法和电化学法。
第一节 氧化处理
钢铁的化学氧化
钢铁的化学氧化的工业上称为“发黑”或“发篮”,钢铁经过氧化处理在表面生成一层蓝色到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膜。这层膜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
钢铁的化学氧化分为高温化学氧化和常温化学氧化。
一、钢铁的高温化学氧化
1、机理
是在含有氧化剂的碱性溶液中化学和电化学的过程。
(1)化学反应
包括三个阶段:
钢铁表面在热碱液和氧化剂(亚硝酸钠)的作用下生成亚铁酸钠
3Fe + NaNO2 + NaOH =3Na2FeO2 + H2O + NH3
亚铁酸钠与溶液中的氧化剂进一步反应生成铁酸钠
6Na2FeO2 + NaNO2 + 5H2O=3Na2Fe2O4 + 7NaOH + NH3
铁酸钠与亚铁酸钠相互反应生成磁性氧化铁,
Na2Fe2O4 + Na2FeO2 + 2H2O=Fe3O4 + 4NaOH
Fe3O4在浓碱溶液中溶解度非常小,很快就从溶液中析出,在钢铁表面形成晶核,晶核逐渐长大形成连续致密的氧化膜。
生成Fe3O4的同时,铁酸钠易发生水解生成氧化铁的水合物
Na2FeO2 +(m+1)H2O= Fe2O3. m H2O + 2NaOH
氧化铁的水合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容易失去部分结晶水形成含结晶水较少的一种物质,Fe2O3. (m+n) H2O在碱液中溶解度很小,容易形成红色的沉淀附着氧化膜表面,出现生产中的“红霜 ”现象。
(2)电化学反应
钢铁浸入电介质溶液中,表面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在铁的微阳极区发生氧化反应:
Fe Fe2+ + 2e
在强碱性有氧化剂的溶液中,二价铁离子转化成三价的氢氧化铁
6Fe2+ + NO2- + 11OH- 6FeOOH +H2O + NH3
在微阴极区,氢氧化铁被还原
FeOOH + e HFeO2-(二价铁)
HFeO2- 合FeOOH 相互作用脱水生成磁性氧化铁
2FeOOH + HFeO2- Fe3O4 + OH- + H2O
(3)氧化膜的成长
氧化膜成长时,由于四氧化三铁在金属表面上的成核和长大的速度不同,氧化膜的质量也不同。氧化物的结晶形态符合一般结晶理论,四氧化三铁晶核长大必须符合总自由能减小的规律,否则晶核就会重新溶解。四氧化三铁在各种饱和浓度下都有自己的临界晶核尺寸。四氧化三铁的过饱和度越大,临界晶核尺寸越小,能长大的晶核数目越多,晶核长大成晶粒并能很快相遇,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细致,但厚度比较薄。反之,则相反。因此所有能加速形成四氧化三铁的因素都使膜厚减小,而减缓的则使膜后增加,所以适当控制四氧化三铁的生成速度是钢铁化学氧化的关键。
2、钢铁高温氧化工艺
工件 除油 除锈 高温氧化 水洗 干燥 浸油(封闭)
配方及工艺如下
氧化液组成的质量浓度 /g?L-1 单槽法 双槽法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第一槽 第二槽 第一槽 第二槽 氢氧化钠
亚硝酸钠
重铬酸钠
硝酸钠 550—650
150—200 600—700
200—250
25—32 500—600
100—150 700—800
150—200 550—650
100—150 700—800
150—200 工艺规范
温度/℃
时间/min
135—145
15—60
130—135
15
135—140
10—20
145—152
45—60
135—135
15—20
140—150
30—60
3、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膜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思政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2024年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苏中职职教高考-语文-讲义知识考点复习资料.pdf VIP
- 附件4 盐都区河道“河长制”管理考核河道河段评分表.doc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pdf VIP
-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说明文20篇(含答案).pdf VIP
- 拓尔微产品规格书TMI6263.pdf
- [中央]2023年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招聘社会人员 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完整版)高一函数大题训练及答案.doc VIP
- 《固废基无熟料、少熟料硅铝质水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