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

加强新型农民培训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设施节水农业成为民勤农民增收致富的基本模式。县委、县政府将农民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工程,积极整合涉农培训资源,制定长远规划,创新培训方式,初步取得的较好的成效。 一、开展农民培训的具体措施和主要工作。 (一)整合劳动力培训资源,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学校。2008年5月,县委、政府通过整合涉农部门、单位培训师资、条件、项目资源的办法,按照搭建农民培训工作实施统一平台的目标,新建了县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学校依托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实行校校联合,教学力量、实习基地、教学设施等资源共享共用,同时根据办学培训特色和要求,又各自相对独立,分别管理,建成了以劳动力输转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以农民科技知识增强为目标的科普培训,以造就农村创业带头人为目标的科技骨干及农民技术员培训,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乡村干部及专业人员培训等四大培训体系。县财政投资99.2万元,购置配备多媒体教室2个,学员食堂1个,学员宿舍8间,配套床、桌、被、褥、洗等生活设施,购置图书5000册,设立图书室1个。县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年实施现代种养农户集中科技培训2000人(次);技术技能转移集中培训1200人(次),输转960人,占培训总数的80%;引导性培训48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100人,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培训12万人(次)。 (二)制定新型农民培训规划。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联系实际,制订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远景规划》,出台了2009年至2013年《民勤县新型农民培训规划》、《民勤县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民勤县妇女培训实施方案》等培训规划,并分目标,分阶段,分年度有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 (三)创新开发培训载体,活化农民培训方式。 1、开发农民培训载体方面。县上立足实际,着眼于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开发新的培训资源。实施了编一份《民勤新农村资讯》报刊,建一个手机短信平台,开一部农技咨询电话,办一档《科技服务苑》电视栏目,设一处科技超市,配一台科技直通车,出一套系列科技光盘,组织一支科技赶大集服务队伍等 “八个一”农民培训活动。《民勤新农村资讯》每月刊出三期,免费发放全县5.8万农户,主要登载农民需要的产销信息、致富典型、农业科技、三农政策等,现已发行30期;手机短信面向全县乡镇领导、农技干部和农民共5万手机用户发送科技短信,农技热线由农业专家轮流值班,随时接受农民的电话询问,现已接听应答农民来电咨询321次;《科技服务苑》电视栏目,周周更新播出,专家讲解,现已举办32期;科技超市吸纳农口部门单位提供的实物两种、科技图书、技术资料,供农民参观、学习,现已接受农民参观学习300余场(次);科技直通车携专家、装投影设备、 开办田间课堂、流动教室,进村到棚培训指导农户108场(次),培训农民7927人(次);安排专人在地头、田间、禽舍、农家拍摄整理各类种、养、加方面符合民勤实际的科技致富碟片,用身边的典型事例直观形象地教育农民;组织农、林、水、牧、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开展赶大集活动,散发资料,进行现场咨询,现已举办210场(次)。 2、活化培训方式方面。一是进行菜单式培训,由农户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专家,技术人员有偿服务,合理取酬,充分调动了农民和科技人员参训授课的积极性,已发放培训券10万元,培训农民上万人(次);二是招标委托培训。探索市场化农民培训的途径,建立公开招标制度,向县内外有资质和条件的单位、个人进行招标和委托培训。三是产业基地培训。直接把农民组织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上“手把手”培训,并开展技能知识竞赛,提高培训实效。四是院地院企合作培训。选送乡村干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到大专院校学习,组织农民科技骨干到外地企业务工,借以开阔视野,提高本领。全县每年有组织外出务工人员2万人,县乡村组织外出学习农民上千人。 (四)完善县、乡、村、社四级培训网络。县上整合新农村、基层组织、文化体育、畜牧科技、民政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资金,扶持乡村两级农民培训的阵地建设。全县18个乡镇,249个村均挂牌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并已建成十多处以乡村级农民培训学校为标志的村民活动中心,配套了多媒体放映设备、农民书屋,开通了远程信息网络。同时探索把培训阵地延伸建设到产业园区、示范片上,确定了日光温室、暖棚养殖、节水种植等为主的农民培训实习基地。县上成立了农民技术员评聘领导小组,通过本人申请、乡村推荐、领导小组考聘、政府聘任、公开公示后,249个行政村村村村有了农民技术员。初步形成了县有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乡有农技报务站,村有培训学校及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农民培训网络。 二、培训取得的实效 (一)、促进了重点工作的开展。 石羊不可流域治理中,关井、压田、节水建棚、保

文档评论(0)

518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