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归鹿门歌 思路清晰
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 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 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 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长期寂寥。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 解题 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诗中所写 “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在写什么? 诗中所写: 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 望中景色和车马动 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 出发时安详闲适的心境。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并非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 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 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 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 有情。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寓有作者的寄托: “流水”喻“一去不返”之意,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 “暮禽”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图画。 傍晚野外的秋景图。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对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加以渲染,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 “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且含有闭门谢客之意。 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 总结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 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 * * *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时,隐居鹿门山(今湖北襄阳东南),40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 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 作者简介 孟浩然名片 评价 名篇有 其诗风 成就 简历 姓名 孟浩然(689-740)名浩 字浩然 人称孟襄阳 一生怀才不遇,布衣终身 《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质朴明快,清新自然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 “王孟”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 释题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 夜归鹿门歌 1. 找出诗中意象 2. 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山中是什么样的景象?江边是什么样的景象? 请用“山中有___;江边有___”的句式来回答。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如:山中有悠然的钟声 1 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 2 江边有小贩的叫卖; 3 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 4 江边有红尘的离愁别恨; 5 江边有…… 山中有悠然的钟声; 山中有朦胧的月光; 山中有烟云缭绕的树木; 山中有开在岩石上的门; 山中有松林间的小路; 山中有远离红尘的隐士…… 诗人在这两个不同的场景中,他的神情有何不同? 诗人在描写这两个不同的场景中,他想表达什么? 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 实质上是: 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了一种独到的意境。 小 结 缘景明情 现景 呈现诗中所绘之景 析景 分析特点 摹形 描摹形象 溯情 推求感情 此诗为诗人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通过描写途中所见景色,抒写了诗人细微复杂的心情。 退隐是一件闲适的事,流水、归鸟也同我回来隐居的心情一样。 回来了,闭门谢客,余生清闲,何等自在。 但是作者也透露了一丝失意、无可奈何的情绪,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全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