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第十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亲子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1)提供丰富的刺激,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2)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心理健康发展 (3)直接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个性行为的形成 2、亲子交往的途径 权威型(authoritative) 高控制,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并坚定实施,对不良行为表示不快,对孩子热情,对良好行为积极肯定 专制型(authoritarian) 高控制,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并无条件实施,对不良行为表示愤怒,甚至严厉惩罚,对孩子缺乏热情 溺爱型(permissive) 对孩子热情,对良好行为积极肯定。很少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对不良行为很少批评 忽视型(indifferent) 对孩子缺乏热情,很少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亲子交往很少 权威型 孩子独立性、自制力、自信心较强,待人友好 专制型 胆小,不善与人交往,缺乏自信,说谎,反抗行为 溺爱型 缺乏责任感,好冲动,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 忽视型 好冲动,具有攻击性,缺乏爱心,容易出现不良行为 美国合格父母10条标准 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4、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8、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气。 5、父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父子交往的独特性: 多游戏活动,少生活照料 多身体运动(打球、骑车,较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等 ) 三、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1)有利于学习社交,待人友好 亲子交往儿童处在被关心的地位(垂直型),同伴交往处于平衡的、均等的地位(水平型)。在同伴背景中,儿童可以有机会去审视相互冲突的观点和解释,有机会去协商和讨论多个观点,有机会去决定是对同伴让步还是拒绝。 (2)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 (3)同伴交往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特征 待人友好,长相好、名字好听、活泼的受欢迎 (3)活动材料和性质 幼儿交往围绕玩具发生 玩具少、小:争抢、攻击 玩具多、大:分享、合作 Parten(1932)描述了学前儿童依次发生的六类社会参与:无所用心的行为、独自游玩、旁观行为、平行游戏、共同游戏、合作游戏。2-5岁之间儿童无所事事、独自游玩的行为逐渐减少,而共同游戏和合作游戏逐渐增加。 四、学前儿童性别行为的发展 青岛唯一的男幼师——马炳荃·25岁 金钥匙幼儿园 五、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Jackson M, 2001): 帮助 分享 合作 安慰 这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分化发生出现在18~24 个月(赵章留,寇彧,2006) (2)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E·O·威尔逊的亲缘保护理论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观察、模仿学说 (3)学前儿童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帮助 起源于2岁左右 观察三组婴幼儿(年龄为18 ,24 ,30 个月) 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整理散乱的杂志、叠衣服、扫地和整理床铺) 的情况,发现65 %的18个月的婴儿和所有的30 个月的幼儿能够,也愿意帮助成人做这些家务。 助人行为是儿童期望参加社会互动的结果 发展趋势:从幼儿到小学中期,儿童的助人行为呈增长趋势并且逐渐达到最高峰 合作 起源于2岁左右 发展趋势: 绝大多数18~24 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同时,他们也表现出更多的与成人合作的倾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 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 合作范围不断扩大,逐渐由两人间的合作发展到三、四人之间乃至更多的人之间的合作。 合作及合作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年龄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复杂和有效。 分享 萌芽于1岁左右 发展趋势: 1~2岁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 2~3 岁婴儿的分享行为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分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其分享观念密切相关。4~16 岁儿童分享观念的发展中, “吝啬”倾向在4~5 岁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慷慨”倾向在5~6 岁时出现飞跃并逐年增加至7~8 岁;“公平分享”倾向缓缓渐进, 8 岁以后这一倾向占主导地位至11~12 岁达到高峰。 儿童对物品私有权的意识越强烈,分享行为就越少,儿童对重新拥有物品支配权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分享行为就越多。 安慰 萌芽于2岁左右 发展趋势: 个体的安慰行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随着个体的理解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 也有研究者发现,安慰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甚至与年龄无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