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理科)
红漠化 (4)水资源利用不当 2.1.2 荒漠化的防治 设置沙障——草方格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e.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利于防治荒漠化 (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2.1 .1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 概念 形成 (以西北为例) 自然因素 干旱(原因) 气候异常 三退 四化 易发区域 荒漠化 自然原因 干旱 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对策和现状 形成 * *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森林面积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 工业三废(废水、 废气、废渣) 光、噪声、电磁波、辐射等 一、荒漠化 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而引起的“三化”现象。 一.荒漠化 1.过程 植被破坏 地面裸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地的生产力长期丧失 荒漠般的景观 2.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气候变异 (2)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 3.具体表现(“三退”) 林地退化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 4.类型(“四化”) 土地沙漠化-----西北 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 次生盐渍化-----华北 红漠化-----东南丘陵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a. 自然界线: b.行政范围: c.气候区: 区域 气候区 下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非季风区(年降水量4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a.地形 b.气候:干旱 东部:辽阔的高原 西部:山系与盆地相 间分布 贺兰山 从降水量、海陆位置、载畜量、自然景观、农业特色等分析 西 部 东 部 降 水 少 以下200 mm以上 多 距海远近 远 近 载 畜 量 小 大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 旱 半干旱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教师总结】 地形 3.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5.植被:植被稀疏,以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温带 荒漠为主 4.土壤: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6.脆弱的生态环境 地表水贫乏、植被稀少、大风日数多 7.气候异常 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干旱和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人类的活动不当 2.人为原因的表现 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归纳: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半干旱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农恳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2.两条原则(两结合)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的严重的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工程 措施 绿洲地区 前沿地带 外围沙漠边缘 内部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