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想社会主的产生与发展空想社会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莫尔、康帕内拉和闵采尔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成功和教训)成功: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站住脚并成为世界强国;2、二战后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一大批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面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历史性的新飞跃,并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三大教训:1、斯大林本身的错误和后人错误地反斯大林的错误,从两个方面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挫折;2、大国主义与大党主义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重大挫折;3、长期的“左”和最后一些共产党的右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挫折。1917年10月24日,列宁领导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科学性;3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根本指导思想由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模式的确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和战时紧急措施的集合;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战时共产主义严重的挫折使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指出这一政策的根本错误在于完全脱离了俄国当时的国情。如果试图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国家中,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直接控制生产和分配,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那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思想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改善党的领导。1918年9月2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俄国为军营,全国转入战时经济状态,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经济”的一揽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在城市中,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企业实行国有化;2、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把农民除口粮和留作种子以外的粮食全部强制征集,以保证军队和城市工人的口粮供应;3、实行贸易国家垄断。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取消商品生产;4、经济关系实物化。包括按阶级属性确定口粮标准,工业必需品配给制,实物交换和单位时间停止货币结算。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中遭遇的挫折,使列宁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1921年春,在列宁的倡议下,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果断地开始了经济政策的转变。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实行自由贸易政策;3、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营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规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宏观调控;5、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后,俄国社会各方面出现可喜变化,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状况全面好转,社会政治局面日趋稳定,工业生产不断恢复,城乡经济日趋活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模式的弊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质上就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的翻版。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过于强调世界两大体系的对立,并由此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斯大林等党内大多数都认为,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取国际力量的支持,在一国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认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照搬马克思关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设想,无视国情特点对所有制形式的制约;错把指令性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与行政体系密切结合起来;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客观作用作了错误估计;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专政与民主的关系;在党政关系上,搞以党代政,党包办一切;对外关系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间执行严重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就其过程特点来看,最显著的就是始终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而来。实现国家工业化室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战略目标,苏联工业化运动,一开始就是在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采用行政手段展开的。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发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又被提上议事日程。不论是工业化运动,还是农业集体化运动,都是由国家采用行政命令手段来推行,各项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或由于不能顾及群众利益,或有于缺乏说服和引导,一度导致社会各方面关系十分紧张,也引起党内外有识之士的怀疑和不满。为保证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