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技术

安徽大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 实验十 植物染色体Giemsa 分带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植物染色体Giemsa 的C 带、G 带分带技术和方法。 2. 学习染色体带型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染色体显带是借助于特殊的处理程序后,进行Giemsa 染色,使染色体某 些结构成分发生特异反应而出现深浅不同的带纹,从而使核型分析中更准确地识别 染色体的每个成员以及其结构变异。通过改变Giemsa 分带处理程序可产生不同带 型,因此有C 带、G 带、N 带、Q 带、T 带等不同技术。 C 带(组成异染色质带) :C 带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它主要显示着丝粒、 端粒、核仁组成区域或染色体臂上某些部位的组成异染色质而产生相应的着丝粒 带、端粒带、核仁组成区带、中间带等,这些带可以在一条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也 可以只有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带。 G 带(Giemsa 带) :显示染色粒,G 带分布于染色体的全部长度上。以深浅相间 的横纹形式出现。G 带能清楚地反映染色体的纵向分化,能提供较多的鉴别标志。 因此,G 带是分带技术中最有价值的一种。 R 带(反带) :与G 带相反的染色带.由于处理程序不同,染色体在同一部位染 色效果相反。 N 带:专一地显示出核仁组织区。 T 带:专一地显示出端粒区域。 以上几种带型在植物上应用最多的为C 带和G 带,本次实验主要介绍这两种 分带技术。 三、实验材料 (一)材料 大麦(Hordeum spp .2n=14) 的种子、蚕豆(Vicia faba 2n=12) 的种子、洋葱(Allium cepa 2n=16) 的鳞茎。以上材料可任选一种。 安徽大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 (二)器材 培养箱、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小台秤(200g) 、量简(50ml、100ml、1000ml、 10m1) 、烧杯(200m1) 、容量瓶(1000m1) 、棕色试剂瓶(200m1)、滴瓶、染色缸、 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显微照相及冲洗放大设备、剪刀、镊子、刀片、滤纸、 玻璃板、牙签、切片盒。 (三)试剂 Giemsa 母液、磷酸缓冲液、氯化钠、柠檬酸钠、甲醇、乙醇、冰醋酸、氢氧 化钡、秋水仙素或对二氯苯、α-溴萘、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醋酸洋红、 45% 醋酸等。 四、实验操作 (一)C 带技术 1. 染色体标本制备 染色体制备方法可采用常规压片技术,也可采用去壁低渗 法,这里仅介绍压片法。 (1)取材和预处理 取材和预处理的操作方法与常规压片技术相似,但要比 常规制片严格。预处理药物对C 带无影响,可选用任一种药品,但要注意染色体的 缩短程度要适宜,太短,会使一些邻近的带纹融合,染色体缩短不够,则会造成染 色体不易分散,带纹难以辨认。总之,要求材料生长状况良好,中期分裂相多,预 处理适宜。预处理时间和浓度因材料不同有所变化,下表1 提供参考数据: 表1 预处理时间和浓度因材料不同的参考数据 材料 饱和对二氯苯 秋水仙素 普通小麦 4h 0.1% ,3h 洋葱 4h O.2%, 4h 蚕豆 4h 0.2%, 4h 大麦 4h 0.05%, 3h 表3-5 o o 以上处理时的温度是25 C 左右,对于禾本科植物利用O~4 C 低温处理24h , 效果也佳。 (2 )固定 利用新配制的乙醇-冰醋酸( 乙醇:冰醋酸=3:1) 固定液固定2~24h ,使 安徽大学《细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