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登楼赋》及《秋兴赋》之异同
比较《登楼赋》与《秋兴赋》之异同
北京大学工学院2016 级本科生 王子阳
摘要:东汉文学家王粲的《登楼赋》和西晋文学家潘岳的《秋兴赋》皆为著名的抒情小赋,
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文本的内容、写法、表达情感、语言以及作者的生活经
历、思想和写作动机等方面比较两篇赋的异同。
关键词:登楼赋;秋兴赋;异同;比较
《登楼赋》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所作,大体写了作者登上麦城楼的
所见所思。《秋兴赋》为西晋文学家潘岳所做,主要写了作者值秋而生的感慨。下面本文将
简略比较两篇赋的异同。
一、 从文本方面比较
1. 内容、写法和情感
《登楼赋》首段写登楼所见之景:“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华实蔽野,黍
稷盈畴”,描写了楼周围开阔宽敞、水草丰美的景观;段尾笔锋一转,“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由乐转哀;第二段写远望故乡的动作情态和所见:“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
风而开襟……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接下来举例论证人思乡的情感的普世性: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第三段表达感慨: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后写了天色渐晚
时的所见和返回的后续:“步栖迟以徙倚兮……征夫行而未息”、“循阶除而下降兮……怅盘
桓以反侧”;同时,“风萧瑟”四句也衬托了作者此时的情感。全文层次清晰,以作者情感变
化为顺序,先写登楼所见情形,接下来叙思乡之情,最后抒发对动乱时局的忧虑、表达渴望
受到重用的心情。
《秋兴赋》的序写出自己厌倦官场渴望归隐:“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
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首段由草木盛衰写起,引用并阐释宋玉的诗
文,表现秋天的哀愁: “览花莳之时育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夫送归怀
慕徒之恋兮……谅无愁而不尽。”第二段先写秋天日夜之景色:“野有归燕,隰有翔隼……
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再表达自己的反省:“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伏首而自
省……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第三段表达对矛盾的思考:“闻至人之休风兮,
齐天地于一指……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而后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表现“乐
秋”情感:“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悠哉游哉,聊以卒岁”。文章以作者对秋
天的情感与思考为线索,一二段用宋玉之言和一些典型景象描写秋景,逐层展开,抒发悲
秋情绪,第三段 “以老庄哲学 ‘齐物论’的自然人生观来解脱现实中无法克服的矛盾”,
[1]
同时又跳出传统的悲秋情绪,转入乐秋景象,表现出对归隐的向往 。
两篇赋相比较,《登楼赋》和《秋兴赋》都有对秋日景物的描写,都借景抒情、达到了
情景交融的效果,都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但是《登楼赋》表达出王粲的思乡之情和对时
局的忧虑,这在《秋兴赋》里是没有的;而《登楼赋》里的渴望受到重用的心情和壮志难酬
的忧愁,则与《秋兴赋》里表达的归隐之思是相反的。
2. 语言、结构
《登楼赋》结构清晰、笔调从容:先写登楼所见情形,接下来叙思乡之情,最后抒发对
动乱时局的忧虑、表达渴望受到重用的心情;语言隽永,如“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
心”等句,意味深长,“怅盘桓以反侧”,有戛然而止之意味;表达上情景交融;骈散结合。
《秋兴赋》的语言风格同样也是意境深远、情景交融、骈散结合,但语言与《登楼赋》相比
更为精致,景物描写也非常有层次,如:“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
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而寒吟兮,
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瞳胧以
[2]
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富有层次感 ,这是《登楼赋》所没有
的。
二、 从作者方面比较
《登楼赋》的作者王粲出身官宦世家,有着比较强烈的出仕意识,但他从长安到荆州投
[3]
奔刘表后却因外貌不佳而不得重用,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 ;同时他又长期客居而无法归乡,
因此他还有着强烈的思乡情结。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王粲的创作动机一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受到
重用的渴望,二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