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社会的互动.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我想讲文学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我们有文章济世的传统。中国的文论浩如烟海,各种的文论、诗话,《文心雕龙》,《诗品》……这一类的东西非常多。我想还是从咱们老祖宗说起,从孔子的诗教说说起。孔子一大贡献是编辑,如果给孔子评职称的话,一个是教授,一个是编审,他编辑了《诗经》,这是了不得的事。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如何如何。兴、观、群、怨,如果让古代学究们解释就复杂起来,你本来明白的也弄不明白了。现在咱们就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兴”,起兴,就是联想和想象,诗里面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形象和想象。”观”就是观察、观赏、观点,就是可以表现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群”,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有某种沟通的作用,通过文学作品,通过诗歌,增加人和人之间相互的沟通。比较妙的,就是孔子说也可以怨,孔子挺开明,他一点儿不道学,道学是后人把它搞成的,后人道学,念经的和尚嘴歪,孔子的经很好。怨是什么意思?就是可以发点牢骚,《诗经》里面很多是民谣,可以发点牢骚。 另外孔子提出来的主流的文艺标准,我觉得特别有趣,简直妙极了,他提出的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中没有邪恶的东西。什么叫思无邪?就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个实在是妙极了。第一、他非常重视文学的教化,过去不叫教育,叫教化,教育和教化不一样,教育让人想到是比较系统的、比较正规的、一节一节地上课;化,是润物细无声的意思,潜移默化,慢慢受到它的影响,这是第一点。 第二、它特别重视的是感情教化的功能。孔子他没有在题材上提出要求,没有在主题上提出要求,他甚至也没有在政治上提出要求,虽然孔子当时处在春秋战国,也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社会,大家争雄争霸,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讲政治的国家,孔子又处在很讲政治的一个社会,但他编民间那些诗的时候,更多想到的是在感情上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教化,什么样的影响。”怨而不怒”,就是你可以发牢骚,但是不过分激烈,没有到很愤怒或者是很爆炸或者很乖戾的程度,用现在语言来说,没有要破坏社会稳定,要颠覆社会秩序,没有到这个程度。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怨。《诗经》里面,”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发牢骚的东西多得很,包括旷男怨女,这些都有。”哀而不伤”,可以悲哀,他并没有要求每首诗大家看了高兴。”乐而不淫”,乐,但没到伤害自己身心、伤害群体心理的程度。看来孔子他能够体会那些写诗、传诵诗的人的喜怒哀乐和他们复杂的立体的心情,但是反对极端化。孔子的思想真是历久而弥新。我们现在也提倡,反对极端宗教主义,反对极端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极端,因为极端没有好处。中国古人认为极端是什么东西呢?极端就是有一种戾气,乖戾之气。明朝就有人提出来,说当时那个社会弥漫着乖戾之气。我们也要警惕这种乖戾之气,六、七年以前,《解放日报》办的《报刊文摘》登过一个戾气的例子:武汉一个工人找几个哥们儿在家里喝酒,喝到午夜两点,三瓶酒都喝完了,那个工人就让女主人,让他老婆,说家里哪张床底下还有酒,你把它拿出来。女主人觉得他们喝得时间太长,也喝得太多了,在这儿折腾,她就假装去找,回来说酒已经没了,前几天来客人喝完了。她这么一表态,那几个哥们儿就走了。男主人等客人走了以后,就发火,拿起一把刀,一下子剁掉了自己四个手指头。当然这是酒后的心理,但是他心里有一种破坏性的东西,有一种乖戾的东西,乖戾的东西发展到极点,有可能成为恐怖。当然这和目前国际上的恐怖主义还不同,那里面有很多政治、宗教的矛盾冲突在里边,有更复杂的东西在里边。 所以我觉得孔子对诗教的这些主张,我们今天想起来,觉得仍然很有意义,起码可以供我们参考。孔子的这种主张不可能一下子实现,任何社会,除了主流的、良好的、被接受被提倡的东西以外,总还有另类的东西存在,古代中国也是一样。很难说大家都能做到一个个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特别是乐而不淫,这一条提得也很厉害,就是说好话你不能说滥了,好话一句一句加一句,就过分了,就淫了。我们也可以举例子,好话过分了也可以走向反面,文化大革命当中关于毛主席的好话,什么最红最红最红最红最最红的红太阳,什么铭刻在脑海里熔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你好话没完没了地说,说得非常过份,也烦人,也制造戾气,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也有。社会上总是有另类的东西。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书,是记载政治的。尚书中有非常符合孔子这种标准的对当时民谣的记载。其中我最喜爱的、永远喜爱的,就是《尚书·大传》里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纤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先秦还有《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们伟大的中华,远古时候就有这样的好诗,就有这样的气魄,这样的对大自然的歌颂,这样的对人生的肯定,对这块土地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