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之二潘秋霞.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之二潘秋霞

例1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其共同点是这里的符号或字母都表示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数 。 例2在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同时,教学了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省略乘号的书写方法。 “你知道吗?”表中计量单位的字母表示方法是国际通用的,要让学生熟记并使用,以后教材中的单位名称一般用字母表示。 例3先由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再教学“平方”和数字与字母相乘时的书写方法,最后才代入数据来计算。代入求值要多加训练,后面解方程的验算就是一个代入求值的过程。 “做一做”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例4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和数量关系,如a+30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也可以表示爸爸与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学生理解的难点在于:用a表示小红的岁数,则爸爸是a +30岁,这里的a +30表示一个量,学生会较难理解。为突破这一理解难点,教材采用了列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积累感性认识,最后再抽象成数量关系式。 这里的(2)与(1)相比,数量关系式不同,而且题中没有直接给出,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数量关系式,并学会用数据代入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十的设计强调了生活性和趣味性,把用字母表示数的几种情况整体呈现,加强了对比归类。 第1题,b×1,1可省略,讲评时应提醒学生注意。 第7题是关于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第12题是关于工作效率、时间与工作总量的关系。 由于整个知识点的练习才16题,教学时可适当增加练习的量,以巩固这一知识与技能。 方程的意义这一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然后通过两边物体轻重的直观比较引出不等式及方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等式”的概念。 再通过三位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的方程以及让学生自己写方程,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第55、56页的意图是通过实验感悟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因为这里都是一些具体的情境,无需讨论是否为0的情况) 教学时可以把每幅图的操作过程用等式表示出来,如图4:设1个排球重a克,1个皮球重b克,则过程可以表示为: ?????? 2a=6b 2a ÷ 2=6b ÷ 2 a=3b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如何得出方程的解,教材提出了四种方法:一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二是想加算减;三是用数的分成;四是用等式的性质。要注意学生还没正式学习第四种方法,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可以暂时不讲,下一课时结束后再补回。 例1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理解算理,并让大多数学生掌握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和验算的方法。 乘除法与加减法相比,解题时要注意“0”的处理。 教材只给出加法和乘法运算的方程的解题方法,而减法和除法的方程则放给学生自己探究解法。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 “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例3是用简易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仍出现用算术方法解答,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突出算法多样化。但教学时应强化列方程解决问题,淡化算术方法,并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会用方程解答。 注意:写数量关系时应引导学生通过顺向思考写出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如用加法、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 例4要注意让学生明白用方程解题时同样要注意单位名称,不同单位的要先化成同单位再计算。 练习十一第3题的第三小题,要注意单位名称不同,如有学生列成2800÷7=s或2800÷s=7,则要引导学生理解第一道方程其实是算术法,第二道方程虽然正确,但以目前的知识无法解答。要强化学生按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加或乘)列方程的技能训练。 注意:减法和除法的方程,只是要求会解x-a=b、x÷a=b这些类型的,至于a-x=b、a÷x=b是以选择或判断“是否方程的解”的形式出现,如练习十一第4题的(2)(3)小题。 练习十一第7题其实是数感的培养,解决本题后可引导学生小结出规律。 在整个单元的编排中,新教材都是把解方程与用方程解决问题紧密结合。稍复杂的方程全部都是以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