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8]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屠杀义和团民 八国联军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 “(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虽青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 八国联军的暴行 被联军炸毁的北京民房 法国侵略军抢劫的耕牛 美国侵略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 美国侵略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北京被毁坏的民居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4、结果: ①赔款4.5亿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内 容 影 响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动;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清朝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下面两幅是八国联军宣传画中关于瓜分中国的图片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合手共拿 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5、影响: 对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两大矛盾合流 对帝国主义: 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制华”政策。 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表明帝国主义者凭借多个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中国人。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甲午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原因 (借口) 根本原因 发 动 国 结 果(条约) 影 响 虎门销烟 打开中国市场 英 国 《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望厦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英法联军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朝鲜东学党起义 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日本 八国 联军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辛 丑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修约”遭拒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项 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程 度 思维升华: 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 特点和趋势: (1)侵略国: (2)经济侵略特点: (3)政治侵略特点: 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从商品输出为主 到资本输出为主 从局部侵略到 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第14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 日本 中国 政 治 经 济 地 缘 军 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 明治维新后,确立资本主义提君主立宪制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 地大物博,市场广阔 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 矛盾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亚洲 中国 满蒙 朝鲜 台湾 日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感恩父母_感恩老师.ppt VIP
- 病例分享模板课件.ppt VIP
- 立体构成 课件完整版.pptx
- 晟欣SFR系列标准型软起动器使用手册2017.pdf
- 2022年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3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 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1).pptx VIP
- 教学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李迎生.ppt
- 建筑结构抗震 (15).pdf VIP
- (2025春新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