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课件》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道教。 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教主。 基本教义: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特点:关注现实,重现世 他写了一本书就是——《史记》 《史记》 体裁: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的史事 特色: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陶马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越之势 《史记》的写作有何特色? 它有何影响? 特色: 体例完备、史料详实、 叙事简洁、文笔生动等, 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看一看司马迁是怎样记述历史的,结合他的经历,谈一谈从中受到那些启示? 1. 树立远大理想,坚韧顽强,忍辱负重的精神。 2. 严谨修史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成伟大的《史记》? 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 提示: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史学家传及他个人因素等方面考虑。 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兵马俑三号坑 兵马俑一号坑 兵马俑三号坑 秦兵马俑已发掘四个佣坑,代表了古代军队编列的左军、右军、中军和指挥部。其中一个中军佣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结合秦末形势,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秦所兼并的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城东5公里。1974年在它的东侧发现了轰动世界的兵马俑坑。 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 六国的磅礴气势。 检阅的将军 跪射的士兵 立射的士兵 秦兵马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有哪些? 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造型精美。 * * 第 18 课 昌盛的文化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印度——西域——中原) 1、佛教起源: 2、传入中国: 3、佛教教义: 4、推广: 古印度 (1)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2)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1)原因: (2)影响: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一) 佛教东来 4、佛教传播的原因:   有利于维护现存的等级秩序,对“来世天国”的期待,也在贫苦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峨眉金顶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 普陀山 观音造像 九华山 地藏菩萨 文殊菩萨 五台山 少林寺佛塔 龙 门 石 窟 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人间仙境) 武当山 ①东汉后期; ②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道教是何时产生的?思想来源是什么?道教圣地是哪? ③四川青城山 道德天尊——老子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道教的养生炼丹,在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古代化学、医学、药物学的发展, 对民俗也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影响。 三 教 共 栖 图 东汉以后,思 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之后,很快就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受现世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种说法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教你识别 道教——“国产”宗教 佛教——“进口”宗教 特点 教别 发源地 时间 教 义 佛教 古印度 西汉末年 转世投胎, 忍受苦难 虔诚信佛, 来世幸福 道教 中国 东汉后期 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 长生不老, 得道成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