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第1节 第4讲 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第1节 第4讲 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

二、 1. C 【解析】榜:张榜告示。 2. B 【解析】两个“而”都表修饰。A项两个“其”分别是:这个;语气副词,表婉商,译为“还是”。C项两个“者”分别是:代词,……的人;代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译为“……的时候”。D项两个“则”意思分别是:应该,就是;就,就要。 3. C 【解析】①③表现的是杨继宗的“悯民”和“明察”。 4. D 【解析】这句话是汪直对杨继宗的高度赞美之辞,是夸张,不是对时政的批评。 三、 1. A 【解析】忧:为父母亲守孝。 2. D 【解析】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⑤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3. B 【解析】“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4. (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2)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 四、 1. C 【解析】趋:趋附、追求。 2. B 【解析】都是代词,代物。 A.而且/将要。 C.介词,可译为“把”/介词,可译为“凭借”。 D.表被动/助词,“……的”。 3. A 【解析】①②④⑥表现“谋略”。 4. C 【解析】失去徐州是刘备投奔曹操的原因,而不是程昱劝说曹操杀掉刘备的原因。 5.(1)薛房等人认为他说得对,但其他官吏和百姓不肯听从,说:“贼兵在西面,我们只有向东去才安全啊!”(关键词:“以为”“然”“但”“东”) (2)如果增加我的兵力,他经过时就不能不攻打我,进攻必然攻克,白白使我们两处损失力量。希望您不要担心。(关键词:“益”“克”“徒”“愿”) 五、 1. B 【解析】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贤德”。 2. C 【解析】①②都是介词,用。 A.①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独立结构;②结构助词,的。 B.①代词,他的;②语气副词,表反问。 D.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却”。 3. C 【解析】①⑥是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⑤说的是瓶庵带病勉力游览黄山,均不符合“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要求。 4. C 【解析】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5.(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2)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 第4讲 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 1.(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性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于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凡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途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 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参考译文】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诗经》,认为“《国风》喜好美色而不淫乱,《小雅》哀怨诽谤而不暴乱”。以我的观点来看,这只是仅仅认识到了当国政变乱以后形成的变风、变雅而已,哪里看到《诗经》在太平盛世时的正统?昔日先王的恩泽衰败,然后从感情出发,变化以前太平盛世的风尚,虽然衰败却没有枯竭,因此仍然能够止于礼义,认为它胜过那些没有修止的风尚。至于从本性出发而止于忠孝的,这样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