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地震中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中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8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虽然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我想利用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们通过这个动人的故事去充分感受本单元课文的主题——“珍贵的亲情和友情”。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提升情感的价值。课文情节复杂,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长文短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紧抓“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条主线,从父亲不断挖掘这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入手,辐射开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在阅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伟大的父爱,体会“父子俩”的“了不起”, 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父亲的勇敢与执著,体会父子间的深情。 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关于地震灾害的图片、地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认读课内生字。 八、课时安排: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引读课文,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地震”,利用课件展示“唐山、汶川”地震图片;同时,教师介绍“唐山、汶川”相关资料: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离死别,地震共造成6.9万人死亡,37.4万人受重伤。 2.教师总结,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补充课题“中的父与子”,学生诵读课题。 设计理念:首先用真实而极富感染力的图片,通过视觉的感知让学生感受地震的残酷,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有感情的诵读课题,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质疑课题,初读感知 1.要求学生质疑课题,提出问题,教师相机板书。 预设:(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2)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又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到39页,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同时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课文,汇报交流三个问题的答案: (1)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废墟”—— 城市、村镇、工厂、矿山、建筑物等遭受地震毁坏的残留场地。(课件出示) (2)帮助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能够再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就能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一试。(课件出示填空) (3)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奖励学生板书“了不起”,教师板书“父亲”“儿子”。 设计理念: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 (三)精读领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师: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8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2.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读书,体会文本。 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着眼点来谈:(教师相机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 (1)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