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胭脂考朝阳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止善 第八期 一般論文
2010 年 06 月 頁 163-192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胭脂考
涂茂齡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摘 要
「胭脂」的主要作用在於女子的粧容,其由來非常遙遠,宋玉即有「施
朱則太赤,施粉則太白」的句子,可知古時的女子已有施「朱」的習慣。
而以植物作為胭脂的記錄最早見於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而紅藍花
就是胭脂的主要原料。
紅藍花傳自西域,西域有「焉支山」,古匈奴王的妻子稱作「閼氏」,他
們有:「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閼氏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的諺語。可知胭脂之名來自西域,胭脂之物亦傳自西域。
「胭脂」傳進中國之後,由於流傳的廣泛與久遠,製作胭脂的材料也越
來越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當中即有詳細的記載。而胭脂由於製作方
法與使用材料的不同,也產生了許多的不同種類的名稱。
從古文獻中可以得知,「胭脂」除做為女性粧容品之外,還有藥用、繪
畫、染箋等用途。其應用的廣泛,深入於大眾的日常生活當中。胭脂已不
單純只是女子的粧容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由於「胭脂」的大量運用,因此從胭脂當中所衍生的典故也很多,古時
的女子為了取悅男性,想盡各種方法,而創造了許多的化粧方法。這些化
粧方法有時竟是因意外而創造。
除了實用的價值之外,胭脂在文學上的使用也非常流行,從唐代開始的
詠花詩中,就已將「胭脂」作為花容的代稱。宋代由於詞的流行,將「胭
脂」之名當作花的代稱則更加的普遍,也可說是全面的運用。其後在文學
當中「胭脂」已成為詠花詩中一種常用的意象。
以上各種關於胭脂的相關事物,交叠於古人的生活中,人們各取所需的
使用「胭脂」,「胭脂」已成為普羅大眾的生活意象。
關鍵辭:胭脂、紅藍花、粧容、詠花詩
163
止善 第八期 2010.06.
前 言
「胭脂」由來非常遙遠,在古書當中對「胭脂」的演變、製作和作用就有
很多的記載。頃近,由於閱讀古典詩詞,當中詠花的作品很多,以花作為詩中
意象的地方也很多。這些直接或間接與花有關的詩中意象,又常以「胭脂」來
代替,於是遂興起了探求的興趣。首先筆者從《四庫全書》的檢索當中發現,
我們日常當中習以為常的「胭脂」,古人對它的背景和價值的記錄甚為詳實。
除了有用作女子的化粧品的記錄之外,還有入藥、繪畫以及文學上的應用的記
載。這些有形、無形的記錄,背後所衍生出來古人生活的態度與典故,也豐富
異常。而繁多的意涵都顯示著「胭脂」在古代生活當中的重要地位。
歷來研究「胭脂」的文章與專書,國內期刊部分計:鄭康民先生〈胭脂考〉,
刊登於《東方雜誌》第 1 期第2 卷(56 年8 月)。而大陸期刊:則有黃石先生
〈胭脂考〉(上海:《婦女雜誌》第 17 卷第4 期,1931 年4 月);萬方先生〈胭
脂名實考〉(《湘潭師範學報》,1994 年第4 期)。在專書方面:2008 年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出版李芽先生《中國古代妝容配方》,書中詳細介紹古代女子化粧
所用的各式化粧品的配方與製作方法,是一本對胭脂作一較全盤介紹的書籍。
由於筆者所學,本文主要是為了考察古典詩詞當中「胭脂」一詞的涵意,
因此除了對「胭脂」名物作一全面的考訂之外,亦蒐羅、統計了有關古典詩詞
1
當中有關「胭脂」一詞的記錄與數量。
在寫作本文時,由於所學的限制,對
於「胭脂」的製作方式與藥用價值,則選擇以資料呈現的方式展現,至於更深
入的藥用問題則無法涉入,這是倍感吃力與不足之處。除此,對於胭脂在製作
和實用所衍生出來有趣的傳說與典故也一併陳述,期待能夠展現胭脂全貌,一
窺「胭脂」實用價值的與人文精神。
一、胭脂的異名
胭脂,以實物學的角度來看,是一種紅粉,它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