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共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DOC

鸭稻共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鸭稻共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

鸭稻共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 章家恩,赵美玉,陈 进,黄兆祥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鸭稻共作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稻田生态农业模式。鸭子不停地在稻田中日夜活动对土壤肥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与常规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发现,除土壤速效磷含量外,鸭稻共作稻田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钾的含量均分别比常规耕作稻田的有所增高,其中某些土壤养分含量在某些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初步表明,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实现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而基本上可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生产绿色食品的目的。 关键词:鸭稻共作;生态农业;土壤肥力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654-02 “鸭稻共作”生态模式是利用水稻和鸭之间的同生共长关系构建起来的一种立体种养殖生态农业系统。“稻鸭共作将雏鸭放人稻田,无论白天和,直到水稻抽穗利用的杂食性,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肥料。1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供试的水稻品种为胜巴丝苗;供试的鸭种为中山麻鸭。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表1 鸭稻共作模式和常规耕作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g/kg 处理 8月8日 8月18日 9月9日 9月27日 鸭稻共作稻田 44.46±0.85a 41.40±1.35a 42.57±0.77a 43.19±1.13a 常规耕作稻田 36.51±0.30b 38.96±0.26b 36.61±0.79b 38.74±1.85b α=0.05,以下同。 试验地点设在广东省增城市宁西镇,试验田面积为17.4 hm2,试验田前茬种植早稻,7月收获后耙茬备耕,并使稻草秸秆还田。抛秧后,在稻田四周围围网(高50~60 cm左右,以防止鸭跑出稻田),0.2 hm2左右为一个围网单元。大约在抛秧后10 d,即水稻返青后,放入雏鸭,每0.067 hm2放鸭的数量20~25只。自此,让鸭群一天24 h生活在稻田中,每天仅给鸭子补充少量的饲料,直到水稻抽穗扬花时才把鸭子赶出稻田。在这段时间里,不施任何化肥和农药,完全利用鸭子来吃草、捕虫、施肥、中耕,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以及刺激水稻生长等。 本试验共设2个处理,即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和常规水稻种植模式(按照水稻常规栽培方式,即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进行常规管理)。2个处理在插秧前施用有机基肥(鸡粪)基本相同。每个处理各3个重复。试验观测时间为2002年8月8日至2002年9月27日。在水稻的几个生育期,定期采集稻田土壤样品。取样日期分别为:8月8日(抛秧前期)、8月18日(返青期,已放鸭子下田)、9月9日(有效分蘖期)、9月27日(幼穗分化期)[2]。 2.2.2 测定项目 测定项目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碱解氮含量(NaOH碱解扩散法)、速效磷含量(盐酸-硫酸提取法)、交换性钾含量(NH4OAc浸提法)。上述养分指标的测定均采用《土壤农化分析》中提供的方法[3]。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两种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鸭稻共作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每个生育期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这一方面与土壤有机质本底差异(在抛秧前鸭稻共作稻田土壤有机质要略高于常规耕作处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稻田中鸭群排泄的粪便补充有关,另外鸭子的活动还会加速有机肥(如作物秸秆等)的分解。 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来看,无论是鸭稻共作稻田,还是常规耕作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状态。这可能与抛秧前施用有机基肥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有关。同时,对于鸭稻共作稻田,鸭子每天还不停地向稻田排放粪便,这对土壤有机质的维持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表1)。 3.2 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由实验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鸭稻共作稻田土壤的碱解氮含量要高于常规耕作处理,在某些生育期(如分蘖期、幼穗分化期),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鸭子的粪便排泄及其活动等因素有关。 从不同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来看,对于鸭稻共作模式,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在常规耕作栽培方式下,土壤碱解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发展基本上呈现出一个衰减状态(表2)。 表2 鸭稻共作模式和常规耕作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 mg/kg 处理 8月8日 8月18日 9月9日 9月27日 鸭稻共作稻田 93.72±18.25a 107.19±20.32a 116.38±18.21a 102.28±19.55a 常规耕作稻田 87.50±9.90a 82.83±4.04a 64.17±8.08b 59.5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