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第1课 六国论》(共49张PPT)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相同点 评论的内容 写作的意图 分析的结构 论证的方法 三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语言的运用 三文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 三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三文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形式; 三文都是整散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 《六国论》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 《阿房宫赋》则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 返回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 不同点 《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劝汉。汉初战事甫定,人口稀少,经济凋弊,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此,贾谊写此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莫蹈暴秦覆辙。 《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见此,杜牧写此赋,借秦统治者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 《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劫”。 主旨不同: 结论(论点)不同: 《过秦论》就史论史,言尽即止,结论落在秦王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上,其讽谏之意在于言外。 《六国论》在论证六国失败原因在于赂秦后,由古及今,再作引申,得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苟安,势在必亡,并置自己于六国之下的结论。 《阿房宫赋》虽是散文,后两段却是议论,论点就是讽喻之意——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 课堂练习 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A、其实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后秦击赵者再 D、始速祸焉 E、可谓智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指出下列各句通假字并解释 A、暴霜露 B、暴秦之欲无厌 C、当与秦相较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削月割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 “厌”同“餍”。读yàn,满足。 “当”通“倘”,读“t?ng”,如果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日”“月”,名词作状语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赵尝五战于秦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 状语后置句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判断句 5、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如果,连词 朝着,动词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 动词,好象 副词,还 或曰……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也许,或许,连词 事奉,动词 事情,名词 起初,副词 才,副词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所以,因此,连词 旧,形容词 胜利,名词 战胜,动词 终于,副词 坚持到底,动词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得到,获得,动词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暴露,显露,动词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6、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以”的词义。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由于,介词 ] [凭借,介词 ] [把,介词 ] [因为,介词 ] [用,介]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介 ] [凭借、介] [而, 连] [而, 连] 拓展延伸 一、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骚》课件y.ppt
- 《程序框图》习题课.ppt
- 《空中营救》9月19上映 配音演员畅谈幕后故事.ppt
- 《祖国万岁》朗诵.ppt
- 《突兀的大石头》课件.ppt
- 《穿普拉达的女王》 2.ppt
- 《童年》高尔基.ppt
- 《童心说》ppt.ppt
- 《第19课+鱼我所欲也》.ppt
- 《第27章 相似》2010年单元综合复习测试卷(二).doc
-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2.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
-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2.docx
-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理科化学第16周限时训练.doc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docx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四月份月考生物试题.doc
-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A)含解析.docx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科综合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