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贾良清1, 2欧阳志云1赵同谦1王效科1
摘要: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生态环境支撑条件以及所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不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即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能够满足其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以佛山市为例,选择了资源、环境、生物和灾害等因素,各因素再选择若干评价要素,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了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指数。资源安全评价选择了能源、水资源和粮食等要素,其安全指数为0.22;环境安全评价选择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和农业环境,其安全指数为0.58;生物安全因素安全评价选择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入侵物种、森林植被等要素,其安全指数为0.30;选择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等要素进行生态灾害安全评价,指数为0.79;佛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42。研究还表明,生态安全评价宜根据最小限制因子定律,选择关键影响因子进行评价。
关键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592-05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1],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条件。生态安全是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类施加于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以致生态承载能力失衡并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时而提出来的与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安全概念[2, 3]。从楼兰古国的消失、毛乌素的沙漠化过程、黄河中上游地区从森林植被繁茂成为严重水土流失区以及沙尘暴的频繁发生[2, 4],均表明其在我国出现的历史之久和影响之重,生态安全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和组成部分[5~7]。生态安全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不同角度对生态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8]。结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内容[3, 8~10],作者认为,城市生态安全应该是指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支撑条件以及所面临生态环境问题不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即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够满足其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如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一些学者进行过探索性研究[7,10-12],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也各有所侧重,其概念均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方法,通过指标筛选和权重赋值,建立指标体系后计算给出一个状态值。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个区域或某个生态安全要素的状态,但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均较为复杂,且对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不足。因此探索简捷合理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于研究和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和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以佛山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市生态安全的组成要素、要素间相关关系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生物和灾害等方面选择相应的指标,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要素生态安全指数,在综合各要素的基础上评价城市生态安全状态,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和限制因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并为探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提供方法与思路框架。
1 研究区概况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南,面积3813.64 km2,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335.85万人,加上常住外来人口,实际人口密度1379人/km2 [13]。佛山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兼有低山、丘陵,土壤以赤红壤和红壤为主,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阔叶林为主,西江、北江横贯其中,河涌纵横交错;土地生产潜力高,但非农建设用地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快,人均耕地面积仅0.038 hm2,且后备土地资源贫乏,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佛山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大,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已近75%,但该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酸雨发生频繁、部分河涌水质差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等环境问题突出 [14],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减少与结构和功能衰退、生境岛屿化等生态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
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2.1 生态安全指标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分与过程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可供给性和抗干扰性,选择既可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又能反映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相对性和发展特征的相关指标。
本研究根据上述原则,从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灾害等四个方面选择了相应的指标,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图1)。
评价体系中,资源安全主要从能源、粮食的可供给性以及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环境安全选择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固体废弃物处置及农业环境污染等四方面因素,生物安全选择了生物多样性受保护现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以及植被保护现状,生态灾害选择了水土流失现状、地质灾害发生态程度、气象灾害成灾程度以及生物性因素造成的灾害等指标进行评价。
图1 城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