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 。 (《雨晴》) 2. ,若出其里。 (《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答案】1.却疑春色在邻家2.星汉灿烂3.必先苦其心志4.留取丹心照汗青5.芳草鲜美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答案】 6.(2分)身上衣(1分) 口中食(1分) 7.(2分)C(2分)A(1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设问句可知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答案】 8.(2分)柳宗元 9.(3分)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10.(4分)D 【解析】 8.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作品判断即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本句中注意“以”用,“聚”征集。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翻译】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的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有能力捕捉这种蛇的人,抵他的赋税。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将要告诉管理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 (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②然有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