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朽的肖邦(上集)--肖邦生平及其作品
不朽的肖邦(上集)--肖邦生平及其作品-- 音乐:肖邦《F大调夜曲》 肖邦,弗雷德里克.朗索瓦 Chopin,Fryderyk Franciszek (1810-1849) 肖邦是欧洲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大力发展本民族音乐,与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紧密联系,在音乐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肖邦1810年生于波兰中部位于华沙附近的一个小镇-热拉佐瓦沃拉,那时,由于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已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 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喜爱唱歌;父亲是波兰藉法国人,原本在葡萄牙,1787年移居波兰,加入波兰藉,是一位教师。 肖邦的父亲 肖邦的母亲 肖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华沙,肖邦6岁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 肖邦的 姐姐 肖邦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创作了第一部作品《波兰舞曲》,8岁时在华沙举行了首次公演,12岁时,已成为波兰全国闻名的小钢琴家。 1822年起,肖邦师从艾尔斯内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爱尔斯内不仅是一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而且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在老师的影响下,肖邦不仅对祖国的民族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且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 19岁时,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当时报刊评价,肖邦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20年,是愉快的,开朗的,这个时期的作品,深度虽有限,但基调是乐观的。 肖邦在华沙的家 1830年肖邦出国旅行,朋友们送给他一件最珍贵的礼物—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 刚到维也纳一星期,就传来华沙起义的消息,肖邦又惊又喜,他虽然想回祖国,但朋友们劝他在国外用艺术为祖国服务。此时他写了《b小调谐谑曲》,倾诉了他对祖国温柔的怀念之情,倾诉了他渴求战斗的激情。 第二年七月,当他准备返回波兰时,传来起义失败的消息,波兰沦陷,肖邦十分悲痛和愤怒,写出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乐曲充满了刚毅坚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出波兰人民热爱自由,渴望民族解放的强烈愿望。 由于华沙起义失败,波兰沦陷,肖邦不可能返回祖国,他就改道去了巴黎。 到巴黎的第二年,肖邦举行了演奏会,著名音乐家李斯特,门德尔松等都出席了。肖邦的琴技高超纯美,感情真挚动人,一首首乐曲就像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首次公演就获得巨大成功。 肖邦在巴黎 所以德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舒曼对肖邦的音乐评价极高,他说:“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肖邦杰出的创作和演奏才能,出众的音乐修养,清秀俊逸的容貌,和那自然优雅的风度,赢得人们的尊重,使肖邦很快出名,成为巴黎社交界著名的人物。 肖邦和巴黎精英们在一起 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仍然大多局限在上层的沙龙,而且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 这时,肖邦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一个常穿男装,富有叛逆精神的女作家;很快,她成为肖邦的情人和保护者。 乔治,桑 乔治.桑是个十分高傲和极具自我意识的女人,她与肖邦的恋情颇具传奇色彩。 乔治.桑 1838年,肖邦随乔治桑去到西班牙的马洛卡岛,患有肺病的肖邦在那里,身体越来越差。 乔治.桑 乔治.桑如此描述她的情人:“肖邦是个天使,他的善良,他的温柔和他的耐心有时让我担心,我觉得这是一个太纤细,太美好,太完善的造物,难以持久存在于我们这个粗笨和沉重的人间。在马略卡,他病得死去活来,却创作出充满天堂气息的音乐…。他不能屈服于肉体的粗糙,他要寻找的,并非是情妇,而是爱的陪伴。” 离开马洛卡岛后,1839至1846年夏天,肖邦都随乔治.桑去到她的家乡,诺昂的庄园度过,这是一段宁静的日子,肖邦创作了大量作品。肖邦和乔治.桑的恋情在1847年画上句号,两人都没有公开分手的原因。 肖邦和乔治.桑 由于肖邦远离祖国,又遭遇华沙起义的失败挫伤,加之他个人生活的不幸,健康情况每况愈下,所以,在后期的作品中,流露出较多的忧郁和伤感,但在音乐中仍然倾注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巴黎时期的肖邦,在艺术上更成熟,更完美了,他创作了不少倾注了他对祖国怀念之情的音乐作品,有表现波兰民族刚勇,豪迈的波罗乃兹,有表现波兰人民性格开朗,感情丰富的玛祖卡,有富有表现力,曲调优美的夜曲等。 肖邦的肺病久治不愈,又因为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 为了支援波兰的革命者,筹建经费,1848年肖邦又开始举行演奏会,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后,他本打算11月去伦敦演出,但由于肺结核严重,不得不返回巴黎。 1849年,肖邦病情加重,当年10月17日,伟大的作曲家及“钢琴诗人”肖邦在巴黎去世。 按照肖邦的遗愿,他被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他并要求把他的心脏装在瓮里,移送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并把他从波兰带来的在银杯里保存了18年的祖国泥土,洒在他的墓前。 (请继续欣赏下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