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_戊戌变法[人民版]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袁世凯(1859年—1916年)1892年,朝鲜内乱,入朝平乱,办事机敏、干练,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1895年受命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基础。1898年参与镇压维新派。1911年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窃取中华民国总统一职。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1916年死于北京。 3、戊戌余音(历史意义和教训) 历史意义 (1)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潮流(性质) (2)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4)推动维新思想和西学的传播,点燃爱国、民主的火炬,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那一理论的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6.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7.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B A C 1、百日新政(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1898年6月11-9月21日 (1)、诱因(直接原因):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洲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 (2)、准备: 理论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1) 组织:保国会(1898、4) 人事任命: 康有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 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 (3)、变法开始 时间: 1898.6.11~9.21 共103天 “百日维新” 标志: 1898.6.11,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思考: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1)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 (2)体现了光绪帝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不足。 延伸: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 ①不甘作亡国之君; ②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 * (4)、内容 政治: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 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保护农工商业;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设邮政局。 军事: 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实行征兵制。 文化教育: 废除八股;开办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设立译书局;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 学的传播 裁汰绿营 1、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2、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军事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1、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 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 文化方面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路 1、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经济方面 1、裁撤冗员 2、澄清吏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政治方面 改革的旧制 颁布的新法 类别 2、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