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五代、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ppt

专题:五代、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代、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 * 五代、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民族 外交 文化 从分裂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各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有突出成就,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复习思路 本单元头绪凌乱,难以形成整体印象,按线索复习比较好。 主要线索: 1、政治: A.政局: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重要制度 B. 政治经济改革 2、经济:封建经济发达和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民族关系:战与和 4、科技文化繁荣。 辽宋夏金元政权 临安 赵构 1127-1276 汉 南宋 (燕京) 大都 铁木真 忽必烈 1206 1271 蒙古族 元 会宁 中都 阿骨打 1115-1234 女真族 金 兴庆 元昊 1038-1227年 党项族 西夏 东京 赵匡胤 960-1127年 汉 北宋 上京 阿保机 916-1125年 契丹 辽 都城 创建者 存在时间 民族 政权 辽(916-1125年)都上京 北宋(960-1127年) 都 东京 夏(1038-1227年)都兴庆 金(1115-1234年)都会宁、中都 南宋 都临安(1127-1276年) 元(1271-1368)都:大都 趋势:各民族政权由并立、对峙逐步走向统一。 原因: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南北差距逐渐缩小;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逐步完成封建化。 专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 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而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从时间上看:1600-----700 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 从分裂时期看:国家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从空间上看:统一的空间不断扩大 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王朝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文化传统) ④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⑤一批杰出人物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⑥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 ⑦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认识: (1)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即使在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分裂国家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注定要失败的。 (2)历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其间尽管有低潮、曲折甚至暂时的倒退,但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从表面上看,历史的发展是在分合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实质上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巩固和发展)。 各政权主要制度 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科举制的发展:表现及作用 思考: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比较 ——突出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北宋:中期的改革(背景、内容、结果、教训) 思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比较 辽: 政治制度(蕃汉分治);文化 西夏:政治制度;文化 金: 猛安谋克制 元: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地方——行省制) ——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基本方针:最大限度地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于中央。 (1)集中军权 A 解除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兵权。 B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统兵)、枢密使(调兵)。 C 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 D 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2)集中行政权 A 中央 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 ①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行政权) ②枢密院 ——分割军权(军权) ③三司使——分割财政权(财权) B 地方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①文臣任知州 ,防武人干政 (重文轻武) ②设通判监督知州,二者互相牵制 ③三岁一易 (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A 各路设转运使。 B 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死刑须报中央批准。 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④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目的: 赵匡胤建北宋的方式 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 巩固政权 建国时分裂割据现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