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地理概况11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1、流水作用 沉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国三大平原 2、风力作用 侵蚀地貌: 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台 湾 野 柳 风 景 区 女 王 头 石 沉积地貌:沙丘、沙垄 2、风力作用 风力沉积作用 沙丘 3、冰川作用 侵蚀地貌: 冰蚀谷地、冰斗、角峰 4、海浪作用 侵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柱 沉积地貌:沙滩 1、流水作用 侵蚀—沉积地貌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风力作用 3、冰川作用 4、海浪作用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构造学说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活动 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板块运动与地貌 褶皱:背斜、向斜 断层:地垒、地堑 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的塑造 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冰川作用 海浪作用 碰撞 分离、张裂 侵蚀、堆积地貌 知识升华 主要大洲和重要地理事物的区域定位 (1)亚洲和欧洲 赤道 苏门答腊岛、马来群岛、新加坡 30°N ①苏伊士运河、②波斯湾、③伊朗高原、④青藏高原、⑤长江三角洲 60°N ⑥北海、⑦斯堪的纳维亚半岛、⑧东欧平原、⑨乌拉尔山、⑩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白令海 0°经线 ⑥北海、 地中海 30°E 地中海、⑧东欧平原 60°E ⑨乌拉尔山、 咸海 90°E 中西伯利亚高原、 阿尔泰山脉、④青藏高原、 孟加拉湾 120°E 勒拿河、大兴安岭、⑤长江三角洲、马来群岛 150°E 东西伯利亚山地、 鄂霍次克海、 千岛群岛 180°经线 白令海 (2)非洲 赤道 ①刚果盆地(刚果河)、②东非大裂谷、③东非高原、④维多利亚湖 30°N ⑤加那利群岛、⑥撒哈拉沙漠、⑦尼罗河三角洲、⑧红海 30°S ⑨南非高原 0°经线 ⑥撒哈拉沙漠、⑩尼日尔河、 几内亚湾 30°E ⑦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②东非大裂谷、 坦噶尼喀湖、 赞比西河 (3)北美洲 30°N ①加利福尼亚半岛、②墨西哥高原、 ③墨西哥湾、④密西西比河河口、⑤佛罗里达半岛 60°N 白令海、⑥阿拉斯加半岛、⑦落基山脉、⑧哈得孙湾、⑨拉布拉多半岛 150°W ⑥阿拉斯加半岛 120°W ⑦落基山脉、⑩旧金山、 洛杉矶 90°W ⑧哈得孙湾、 苏必利尔湖、 密西西比河、③墨西哥湾、 中美地峡 60°W 格陵兰岛、⑨拉布拉多半岛、 纽芬兰岛 (4)南美洲(图一) 赤道 ①安第斯山脉、②亚马孙平原、③亚马孙河 30°S ①安第斯山脉、④拉普拉塔平原 60°W ⑤圭亚那高原、②亚马孙平原、⑥巴西高原、④拉普拉塔平原、⑦布宜诺斯艾利斯 (5)大洋洲(图二) 赤道 ①美拉尼西亚、②密克罗尼西亚、③波利尼西亚 30°S ④西部高原、⑤澳大利亚大盆地、⑥大分水岭 120°E ④西部高原 150°E ⑦大堡礁、⑥大分水岭 180° ⑨图瓦卢群岛 150°W ⑧夏威夷群岛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 先讲后练 (2)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3)空间分布 [灵犀一点] 一个地区气温、降水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抓住主要因素的同时,其他因素也应考虑,如下垫面状况(地形、洋流)、人为因素等。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 (1)人口分布不均 ①稠密区: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以及C_____________等中低纬度近海的______地带。 ②稀疏区:极端干旱的____________,如D;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______,如E;终年严寒的______地区,如F;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G。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平原 热带沙漠区 热带雨林区 极地 (2)不同的人种 (3)世界三大宗教 2.世界的国家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2)人口大国(2007年过亿) 共11国: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互关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形成高山或低地,使地表高低不平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把高山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