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燃气体
* * 一、 实验室安全 二、公用仪器 ? 大型分析仪器(大型分析仪器室) ? 中型公用仪器(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 “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 创建“国际一流的研究所” ? 保障人身安全 ? 保护国家财产 一、电 二、水 三、气 四、火 五、试剂 六、废液处置 七、仪器使用 ? 实验室安全 ? 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电话线可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 ? 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 ? 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 ? 墙电: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由持有北京市供电局和劳动局核发的电工证的人员进行操作。 ? 检查:如遇线路老化或损坏应及时地更换。 ? 触电:断电或绝缘脱离 ? 急救 一、电 节约用电! 二、水 ? 上 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地修理。 ? 下 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疏通。 ? 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 ? 纯净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 节约用水! 三、气体 ?直立放置时要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 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 ?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 搬运:搬运或转动钢瓶时,不得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 使用:按气瓶的类别选用减压器,安装时螺扣应拧紧,并检漏。 ? 开启钢瓶:逆时针方向为开;先开总阀,后开减压阀。 ? 关闭钢瓶:顺时针方向为关;先关总阀,后关减压阀。 ? 气嘴保护:用死扳手夹紧气嘴后再开总阀。 ? 安全:气瓶内的气体不可用尽 ? 惰性气体:应剩余0.05MPa以上压力的气体。 ? 可燃气体:应剩余0.2Mpa以上压力的气体。 ? 氢 气:应剩余2.0MPa以上压力的气体。 ? 存放:分类分处保管; ? 乙炔 性质:极易燃烧、容易爆炸。 使用:使用时应装上回闪阻止器,还要注意防止气 体回缩。用后及时地关闭总阀。 存放:乙炔气瓶的地方,要求通风良好。 故障:发现乙炔气瓶有发热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 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冷却瓶体, 同时将气瓶移至安全区域加以妥善处理。 灭火:发生乙炔燃烧时,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几种特殊气体的性质和使用安全 性质:氢气密度小,易泄漏,扩散速度很快,易和其它气体混合。 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氢气含量爆炸下限4.1%,爆炸上限74.1%(体积比),此时极易引起自燃自爆,燃烧速度约为2.7m/s。 使用:提倡使用氢气发生器。在使用氢气的地方,严禁烟火;严防泄漏;用后及时地关闭总阀。 存放:氢气应单独存放,最好放置在室外专用的小屋内,确保安全。 氢气 性质:强烈助燃烧。 高温下,纯氧十分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可以和油类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并引起发热自燃,进而产生强烈爆炸。 使用:不可将氧气瓶与油类物质混放,并绝对避免让其它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瓶。 存放:氧气瓶禁止放于阳光曝晒的地方。 氧气 四、火 ? 加热 ? 进行蒸馏实验和消化样品时应使用加热套和封闭式电炉,不应使用明火加热。 ? 安全使用酒精灯。 ? 明火 ?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 在使用易燃气体和易燃试剂的实验室内不得使 用明火。 ? 火情处理 ? 报警:119(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显标志) ? 措施: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 灭火: ? 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扫) ? 沉着、冷静 ? 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带电物体着火时,可用 干粉灭火器灭火 ; ? 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 ? 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衣服,并用水灭火。或就地滚动, 切忌外跑。 防火:火灾不能预期、不能杜绝、只能预防 ? 消除火灾隐患(电、火、气、试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