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 Ingenta Connect.PDF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 Ingenta Connect.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 Ingenta Connect

第 31 卷 第 9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1 No.9 2015 年 5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ay 2015 13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1 1 1※ 1 2 陈青春 ,石 勇 ,丁启朔 ,丁为民 ,田永超 (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31 ;2.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南京 210095 ) 摘 要:秸秆混埋是增强土壤碳汇的重要技术途经。为分析和比较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进行了正、反转 旋耕秸秆混埋对比试验。测取旋耕处理后的地貌形态及秸秆在土壤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并使用 Pro-E 造型展示秸秆的空 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三维数字化仪配合虚拟造型技术能够直观反映混埋后秸秆在土壤空间的分布状态。2 种旋耕处理 方式的地表形态及土壤空间内秸秆分布对比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埋覆率及纵向空间分布总体均匀率优于反转旋耕, 而反转旋耕的秸秆在沿土壤深度方向的空间分布均匀率、秸秆-土壤混合效果、耕幅内地表平整度等优于正转旋耕。综 合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混埋质量略有优势,但具体选择混埋模式时还应考虑田间秸秆残留情况。秸秆量较少时反转 旋耕较适宜,反之正转旋耕更好。 关键词:秸秆;土壤;农艺;旋耕;混埋;空间分布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5.09.003 中图分类号:S156.99;S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5)-09-0013-06 陈青春,石 勇,丁启朔,等.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9):13-18. Chen Qingchun, Shi Yong, Ding Qishuo, et al. Comparison of straw incorporation effect with down-cut and up-cut rotary tillag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31(9): 13 -1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果的评价指标,探讨其测试与评价方法,并对比正、反 0 引 言 转旋耕 2 种作业模式的秸秆混埋效果。 秸秆混埋是强化土壤碳输入的主要技术途经,有利于 1 材料与方法 为土壤生物群落输入物质和能量,并且也是调控土壤水、 热、气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的重要保 1.1 试验地及处理 障[1-6] 。江苏省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将全省稻麦秸秆机械 田间试验于2014 年 11 月上旬在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桥 [7] 化全量还田达作物种植总面积 35% 以上作为实施目标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