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 技术在栈道研究中的应用 - qinshu roads web site.pdf

3s 技术在栈道研究中的应用 - qinshu roads web site.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s 技术在栈道研究中的应用 - qinshu roads web site

3S技术在栈道研究中的应用 I: 地理、地质和历史背景 [澳]贾大卫 李布朗 [中]李锐 冯岁平 摘要 从古代起,人们就在关中或陕西的“关内之地”和四川平原(古代的蜀)之间流动。秦 岭和大巴山脉对交流形成了强大的屏障, 但是古代人们仍然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根据这 里的地形条件发明了被称为 “栈道”的技术,从而发展了贯穿南北的有效的通商交通路线。 本论文的主旨是揭示 3S技术在对这些事件的研究中如何提供帮助。论文的第一部分将主要 将讲述这一地区的历史、地理和地质概况,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背景,也给英文读者提供一 些背景资料。论文的第二部分将重点讲述 3S 技术的应用。 引言 翻越东西走向的秦岭、米仓山和大巴山屏障的道路在历史上统称为蜀道,它们将北边的 渭河流域(关中,古都长安,即今西安)和南边的四川平原(古都蜀,即今成都)连接起来。 其中的许多道路是在秦(公元前 221-前 206 年)、汉(公元前 206-公元 220 年)时期建 成的,利用了更早前先人们所发现的天然地形走廊,有些道路甚至经过维修、加固保留至今。 要形成这些重要的交通路线,需要人称“栈道”(见图 1)的筑路技术的支持,将阁架固定 在石壁,才能穿越深谷陡壑。蜀道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图 1:重建的四川北部明月峡的古栈道 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是汉中盆地,汉水穿过盆地流到湖北武汉汇入长江,自古以来汉中盆 地是关中和蜀地的主要通道。汉中博物馆保存、保护着该地区包括古栈道文化、历史在内的 丰富的遗产资源。本文作者目前正在开展一个试验课题,采用现代遥感(RS)、地理信息系 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确定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某个地域内蜀道的位置。 课题的目的是开发一个空间信息系统,帮助博物馆和其它机构管理、保存、保护散布在各地 的古迹;为学者、旅游者等提供有关历史上道路交通线的地理地形信息。本文首先针对英语 读者,介绍了相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然后简要说明了在中国被称为“3S” (RS、GIS 1 和 GPS)的技术是如何来帮助研究、管理和保存历史资料,满足当代日益增长的中国历史旅 游的兴趣。 蜀道和秦岭的地理、地质和地貌特征 中国东西走向的山脉由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延伸到华北平原,到达东海岸,秦岭和大巴 山就是其中得一部分。它将中国的环境、气候、历史和文化分成南方和北方,形成了如Mostern 和Meeks [S.4] 1 所言的历史边界地区。南、北方的分异在中国西部由蜀道连接的封闭盆地 里表现得尤其明显。最北边的位于陕西的渭河及其支流流域,长时间被称作关中(关内之地), 是一个史前文明所在地,是西周(公元前 1100-前 771 年)、秦、汉、隋(公元 581-618 年)、唐(公元 618-907 年),和其他许多北方异族发端扩展,征服和统治中国或部分中 国的地方。长安(今西安)是中国历时最久的政治中心。关中因周围山上的 5 个重要关口和 许多其它小关口而得名。这些关口是通过山区屏障进入关中的门户和天然要塞。 图 2:三个“关内之地”――关中、汉中和蜀 虽然关中最为出名,它的南边还有另外两个“关内之地”。最南边,越过秦巴山脉,是 四川盆地。尽管它不如关中那么众所周知,但是也孕育了跟北边、东边的文明比肩并行的古 代文明。四川富饶肥沃,有高山的天然保护,常常躲过它东边地区所发生的动乱。但是,也 正是为了它丰富的资源,战国时(公元前 481-前221 年)秦国的军队修筑山路,越过秦岭, 征服了蜀国;并采用先进的灌溉工程,发展农业生产。 介于这两个地区之间,在秦岭高山以南,大巴山、米仓山以北的,是汉中盆地。秦岭将 北边较干燥的小麦生长区和南边较湿润的水稻生长区隔开,汉中的气候、农业、以及野生动 物、天然植被均介于北方、南方的过渡区。汉中盆地自然资源丰富,古称“玉盆”;因为位 置适中,当越来越多的人们穿山越岭、来往于关中和蜀地,或利用汉水连接蜀地、关中和长 1 本文的参考资料分为文集内文献(排序以 S.开头)和其它文献(排序以 R.开头),在文末分别 列出。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