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字的时代.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没有文字的时代

沒有文字的時代 埔里盆地空照圖(圖片出處:《臺灣土地故事》:139,大地地理出版社,2000。)在中部濁大區域則出現營埔文化中期的營埔類型、洞角類型。此後接連出現同屬於大馬璘文化的大馬璘類型、曲冰晚期類型。三者之間均可發現明顯的承續關係。到了「方形石板棺時期」基本上已進入使用金屬器的階段,接著則接續原住民族埔番、眉番等的時代。   整體而言,雖然目前並無明顯的證據顯示大埔里地區有早於3000年以前的文化,但除了附近的大肚丘陵、烏溪河口出現距今4500—3500年的繩紋紅陶文化之外,水蛙堀遺址、lalu遺址都發現繩紋紅陶個別出現,但未成層。日月潭湖心沈積物的孢粉分析也顯示距今6000年左右以來,可能有人群活動造成該區域火災的現象。這些證據可能顯示出大埔里地區有更早階段的人居住或活動。   因此,水沙連地區的史前文化不只提供其間傳承、遷徙的研究外,也可以作為探討史前文化與原住民之間關係的依據。 埔里盆地群(富田芳郎氏原圖,圖片出處:轉引自林朝棨〈南投縣地理志地形篇稿〉:30《南投縣志稿(三)》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4,P30) 根據引因印(R.Stamps)的調查與試掘,認為埔里盆地的史前文化可以分成水蛙堀期與大馬璘期。水蛙堀期的年代經校正後大約在距今2485—3630年左右,且在大馬璘遺址的最下層出現水蛙堀期的代表性陶器,因此推測大馬璘期是由水蛙堀期演變來的,並由遺址型態認為水蛙堀期都是一些小型聚落,到了大馬璘期合而為一個大型聚落(Stamps 1977:273)。   最近的研究將大埔里地區與中部濁大地區的史前文化互相比較,可以發現雖然從日月潭湖底的鑽探結果初步推斷這個區域極有可能有更早一階段的人群活動,但至少目前比較確定的人群是生活在大約4500-3500年前的繩紋紅陶文化人,他們主要分佈在鄰近的草屯鎮,之後從距今3500-800年左右,均屬大馬璘文化,但又依器物特徵、年代分成水蛙堀期、大馬璘期與曲冰晚期階段,最後才進入使用鐵器的「方形石板棺時期」。 埔里更早有人嗎? 臺灣自從在1967年發現屬於舊石器時代的八仙洞遺址以來,即陸續在台南左鎮菜寮鄉、台北市芝山岩、林口台地、苗栗縣鯉魚水庫、鵝鑾鼻等地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留,因此如果就頭社盆地的泥炭層來看,自更新統晚期以來這裡便是林木繁生的湖沼地帶,氣候溫暖宜人,頗為適合人居,因此雖然目前並未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但就自然環境推測的話,其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1964-65年,台大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進行「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技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劃),其中進行了植物孢粉的研究,由耶大生物系的塚田松雄主持。塚田在日潭的湖底採了深達12.79公尺的一條湖底泥的標本進行孢粉分析,結果他在湖底四公尺左右深處的標本年代經碳14測定的結果為一萬二千年前,這時湖邊的植物群?次生植物(如台灣赤楓Liquidambar formosanus)急遽增加,同時淤泥裡的炭末也開始顯著而持續的增加。到了湖下1.8公尺左右,測定年代為距今4200年前,次生植物林和炭末更為顯著的增加,禾本科植物亦大量增加。且濁大計劃先前於頭社第一口井深度約970公分深處、碳十四年代約於17000年前的泥炭層中,發現有竹片,也顯示可能有人類活動的可能。   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塚田認為距今4200年左右的變化,應該是顯示穀類農業進入日月潭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年代上亦與繩紋紅陶文化的碳十四年代大體相當。也就是說穀類作物可能在四千多年前進入中部地區,一直伸入到日月潭一帶,因而造成孢粉史上4200年前的變化。   此外,張光直先生亦曾針對12000年前氣候上的變化形成的原因提出疑問,認為造成該現象的因素可能是大坌坑式繩紋陶文化人在這個區域從事原始農耕而斬伐森林的表現,但是由於附近區域目前並未發現大坌坑式繩紋陶遺物,因此是否即如張光直先生上述之推測,尚難確認(張光直 1977:413)。 繩紋紅陶文化 大埔里地區目前並未發現繩紋紅陶文化時期的遺址,出現該文化層的遺址集中在附近的大甲臺地、大甲溪南岸臺地與大肚丘陵西緣、烏溪河口。主要的遺址包括台中縣清水鎮的牛罵頭遺址、麻頭路遺址下層、大甲水源地即火葬場附近遺址之下層、台中市郊之下馬厝遺址、大肚頂街遺址等,濁大計劃時幾次發掘的草鞋墩遺址為其代表性的遺址之一,距離最近的是草屯平林遺址。   大埔里地區這個階段尚未發現確切的文化層,但在lalu遺址與水蛙堀遺址都發現典型的繩紋紅陶,尤其是水蛙堀遺址出土相當豐富的繩紋陶。這個時期的年代大約在距今4500—3500年左右,當時正當台南期的海退,隨者海水、湖水的水位降低,低台地逐漸露出,而形成當時人活動的舞台。這時候的陶器形制以廣口、鼓腹罐為主,器腹施有繩紋,並發現石斧、石鋤與石刀等石器,顯示當時人的生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