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生物化学性状变化①.PDF

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生物化学性状变化①.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生物化学性状变化①

DOI:10.13758/j.cnki.tr.2003.04.007 土 壤 (Soils), 2003, 35 (4): 304~310 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生物化学性状变化① 李忠佩 焦 坤 林心雄 程励励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 摘 要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布置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肥力恢复 特征,本文报道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年施有机物料 4500~9000kg/hm2 时,5 年后不同瘠薄红壤 的表土有机C 含量可提高2.1~7.5g/kg,全N 含量提高0.18~0.71g/kg;而单施化肥的处理土壤有机C 含量平均仅 2 提高2.0g/kg,全N 含量提高0.22g/kg。在施用较高量有机肥的情况下(9000 kg/hm ),5 年后表土有机C 含量从 原来的1.3~3.0g/kg 提高到7.0~9.7g/kg,全N 含量从原来的0.34 ~ 0.41g/kg 提高到0.70 ~ 1.05g/kg,该值已接近一 般旱地红壤的含量水平。积累量也因母质、利用方式、施肥量的不同而异。施用有机肥还明显增加大团聚体中有 机C 的含量和比例,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改善养分有效性和土壤有机质品质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瘠薄红壤;施肥;生物化学性状 中图分类号 S153.6 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低丘岗地上的瘠薄 1.2田间微区试验 红壤,是长期以来人为不合理利用的结果,酸、粘、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设置微区试 [1, 2] 板、瘠、旱是其主要的肥力特征 ,但由于其分布 验,通过严格的条件控制,比较不同母质发育的瘠 的地形部位地表起伏和缓、自然及水源条件好,恢 薄红壤上,不同利用方式、不同施肥种类、不同施 [3] 复利用的可能性大,是近期农业开发的重点 。我 肥水平条件下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变化特征。微区 2 们从1988 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开 的面积为1m (1m×1m),每一微区用砖石砌成的壁 展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 与周围的土壤分开。壁高65cm,露出地表15 cm, 肥力恢复特征,本文主要报道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 深入地下 50cm。微区内0~50cm 段的土壤已先移 变化,结果可为制订合理的保持区域农业持续发展 去,然后按计划将各供试土壤按表土、亚表土分层 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置入微区内。供试土壤的理化性状及试验处理的 设置见表1、2 。在每季作物栽种前,按计划施入肥 1 材料与方法 料。田间管理与大田条件下相同。试验于 1988 年 1.1试验区概况 秋季布置,一定时间后,采取表层 0~20cm 土壤样 试验设置在中国科学院红壤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