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工建筑物课件-水闸
水工建筑物课件 我国最早修建的水闸: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代,安徽寿县城南设有进水和供水用的5个水门。 我国水闸数量:已建3万多座,其中大型水闸近500座。 葛洲坝二江泄洪闸:共27孔,闸高33m,最大泄量达83900m3/s,居全国之首,1988年至今运行良好。 目前世界上最高和规模最大的水闸:荷兰东斯海尔德挡潮闸,共63孔,闸高53m,闸身净长3000m,连同两端的海堤,全长4425m,被誉为海上长城。 现代水闸建设发展趋势:型式多样化、结构轻型化、施工装配化、操作自动化和遥控化。 一、水闸的类型 1、按承担任务分类(图6–1) (1)节制闸(拦河闸) 一般拦河而建,枯水期截断河道,抬高水位,以利于上游航运或进水闸引水,洪水期用以控制下泄流量。节制闸在灌溉渠系中位于干、支渠分水口附近。 (2)进水闸(取水闸) 在河道、水库或湖泊的岸边,建闸引水,并控制入渠流量。有开敞式及涵洞式两种,常建在渠首。 图6–l 水闸分类示意图 1、闸室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包括:闸门、闸墩、底板、工作桥、交通桥、启闭机等。常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型水闸有些部位可用浆砌石。底板作为基础,兼有防渗和防冲作用。 2、上游连接段 包括:上游翼墙、铺盖(护底)、上游防冲槽、两岸护坡。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遭冲刷,并与闸室等共同构成防渗地下轮廓,确保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 3、下游连接段 包括:护坦(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两岸护坡。用以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能量,引导出闸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减缓流速,防止水流出闸后对下游的冲刷。 (二)水流特点 1、初始消能困难(下游无水或水深较浅); 2、易产生波状水跃; 3、易产生折冲水流(扩散角太大,不均匀开启)。 综合分析——水闸泄流时,虽流速不高,但由于土基抗冲能力较低,也可能引起水闸下游的冲刷。水闸下游常出现的波状水跃和折冲水流(教材P316,图6–11、12),进一步加剧对河床和两岸的淘刷。因此,消能防冲设施要在各种运用情况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三)渗流特点 1、闸室下及两岸均产生渗流,对建筑物的稳定不利; 2、土基渗流变形问题。 综合分析——土基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容易产生渗流变形,特别是粉、细砂地基,在闸后易出现翻砂冒水现象,严重时闸基和两岸会被掏空,引起水闸沉降、倾斜、断裂甚至倒坍。 (三)水闸设计所需基本资料 河流规划 运用要求 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泥沙、地震烈度 建筑材料 施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 水闸设计要求——应根据闸址附近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施工、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合理布置,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运用方便。 2、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闸址 优先选用地质条件好的天然地基; 壤土、中砂、粗砂、砂砾石均可作为水闸地基; 尽量避开淤泥质土和粉砂、细砂地基。 过闸单宽流量q直接影响消能防冲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闸孔总净宽L0↑,q↓;闸孔总净宽L0↓,q↑。 为此,需要结合河床或渠道的土质情况、上下游水位差、下游水深等因素,选用适宜的最大单宽流量qmax。 q的选用: 粉砂、细砂地基:q=5~l0m3/(s·m); 砂壤土地基:q=10~15m3/(s·m); 壤土地基:q=15~20m3/(s·m); 坚硬粘土地基:q=20~25m3/(s·m)。 过闸水位差ΔH 的选用:关系到上游淹没和工程造价。平原地区,如果过分壅高上游水位,将增加上游河岸堤防的负担,使地下水位升高,加大下游消能防冲的工程量。一般设计过闸水位差选用ΔH=0.1~0.3m。 过水能力:与上下游水位、底板高程、闸孔净宽相互关联,需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一、水闸的防渗长度及地下轮廓的布置 1. 防渗长度的确定 在水头H作用下,闸基内的渗流,将从护坦上的排水孔等处逸出。自铺盖前端开始,沿铺盖、板桩两侧、底板、护坦等与地基的接触线,称地下轮廓线,即闸室渗流的第一根流线,其长度即为水闸的防渗长度。图6–4为水闸的防渗布置示意图。 水闸防渗排水布置应根据闸基地质条件和水闸上、下游水位差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规范规定,防渗长度应满足: 防渗长度: L≥CH 式中:C——允许渗径系数(J的倒数),依地基土的性质而定,见表6–3。 H——上下游水位差,m 。 L——防渗长度,即闸基轮廓线水平段和垂直段的长度总和,m; 流网的绘制可以通过手绘或实验来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