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代儒学——课堂用新.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儒学——课堂用新

今天孔子在中国和世界享有崇高的声望,那么在他生活的时代,他和他的儒家思想地位如何?为什么? 而后儒家地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一、秦朝“焚书坑儒”——儒学发展的低潮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越南:越南的科举制度,始自于1075年始,至1919年止,是全世界科举制度最晚废除的国家。 朝鲜 日本:日本在8、9世纪时仿照唐朝的制度举办贡举 探究: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过程: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科举仿行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两代八股文在四书五经范围中命题。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儒学的全面影响 (1)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2)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4)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1.创立: 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 2.特点 (1)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2)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3.历史影响: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 儒 学 的 兴 起 考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元来不读书。 这首诗中提到了秦朝哪些历史事件? 课堂探究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战乱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秦始皇像 (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生和游士用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课堂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 课堂探究4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汉武帝的陵墓——茂陵,位于陕西西安。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教授将人在世间的成功因素总结为“四‘行’”:   首先自己得行,   其次得有人说你行,   说你行的人也一定得行,   还有你自己的身体也得行。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了名的“书呆子”,非董仲舒莫属。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首先自己得行   董仲舒这个“读书虫”,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实际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研读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遍,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听不见。寒来暑往,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因此,人们称赞他“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后来精炼为成语“目不窥园”。 其次得有人说你行   汉武帝即位的当年,下诏“海选”。……既是“海选”,就要不设门槛地选人才。   这次,董仲舒“举首”,考了第一名。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说你行的人也一定得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 ——《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