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14年中考备考专题练习:“文明起源”
深圳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14年中考备考专题练习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文明起源”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说明】本专题根据如下考点命制:
①夏朝的建立;商朝甲骨文。
②埃及文明;埃及的金字塔。
③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
④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包括“0”在内的十个阿拉伯数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结合地图回答1--7题。
1.对上图字母所标示的文明古国正确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中国 C. 古印度 D.古埃及
2.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先照耀在( )
A.北纬20-30度的农耕地带 B.北纬20-40度的农耕地带
C.南纬20-30度的农耕地带 D.20-40度的农耕地带
3.古印度在今天亚洲的哪个分区( )
A.北亚 B.西亚 C.东亚 D.南亚
4.在大河文明的发展史上从未中断、一脉相承的文明是( )
A.埃及文明 B.中国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印度文明
5.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①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对外军事扩张④都存在等级制度,社会分化明显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①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②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③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生长;④都位于北半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小明同学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代印度文明;④古代希腊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据此回答8、9题。
8.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尧 C.舜 D.黄帝
9.夏朝的建立者为确立权威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接受各部落的朝贡;②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防风氏;③划定“九州”;④铸造“九鼎”
A.①②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古巴比伦 B.古代中国 C.古印度 D.古埃及
14.埃及法老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 )
A.树立国家标志性建筑 B.为制定太阳历建立天象观察台
C.建立防御性城堡 D.期望在死后继续享受权威和财富
15.在1889年A.中国长城 B.埃及金字塔 C.巴比伦空中花园 D.印度佛塔
16.木乃伊的制作体现了古埃及人的( )
A.天文学成就 B.数学成就 C.建筑成就 D.医学成就
17.最早计算出一年为365天的是( )
A.两河流域的先民 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
C.恒河流域的先民 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
18.下列与古代埃及人有关的是①②生活在尼罗河流域③创造十个阿拉伯数字④生活在非洲东北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的,正确的说法是
A.前19世纪法老 两河流域 巴格达B.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印度河流域 巴比伦城
C.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两河流域 巴比伦城D.前19世纪 汉谟拉比 尼罗河流域 巴格达21.右图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0--9十个数字符号,请问它的发明者是( )
A.古埃及人
B.古印度人
C.古希腊人
D.阿拉伯人
2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这是( )
A.基督教的教义 B.犹太教的教义 C.佛教的教义 D.伊斯兰教的教义
23.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心中,享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是( )
A.上帝 B.耶稣 C.释迦牟尼 D.真主安拉
24.右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基督教传播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25.下列图中的文物和遗址,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按下图中内容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