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第四节 地下水均衡 地下水均衡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均衡:某一时间段、某一地段内,地下水水量(热量、盐量、能量)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 均衡区: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区域(三维的) 均衡期:均衡计算的时间段(一个水文年) 均衡方程式一般表达形式:A - B = ΔW A——收入项; B——支出项 ΔW——均衡时段内,均衡区的水量变化量 均衡结果(表现):正均衡或负均衡 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 负均衡:反之,支出大于收入,地下水储存量(盐储量、热储量)减少,称作负均衡。 一、均衡区与均衡期 二、天然条件下潜水水均衡方程式 潜水均衡方程式: Xf + Yf + Zc + Wu1 + Qt - ( Zu+Qd+Wu2 ) = μΔh Δh 潜水均衡方程式 Xf + Yf + Zc + Wu1 + Qt - ( Zu+Qd+Wu2 ) = μΔh 几种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 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忽略Zc ;地形切割微弱Qd→0; 无越流时Qt =0;径流滞缓Wu1 ? Wu2 → 0; Xf + Yf - Zu =μΔh 多年均衡条件下 :μΔh =0,则 Xf + Yf = Zu 湿润山区潜水均衡 Zu =0 Xf + Yf = Qd 强烈开采区 Xf + Yf = Q开 三、区域地下水均衡 堆积平原含水系统地下水均衡模式图 堆积平原含水系统地下水均衡模式分析 用含水系统分析,水量均衡方程: 进行水均衡研究或计算,切忌避免重复;否则会人为地夸大地下水的可利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后果 分区(三段均衡区)分析: 堆积平原含水系统地下水均衡模式图 (1)随着潜水位下降,地下水不再溢出成泉,Qd=0 (2)W2减小; (3)Zu1变小; (4)W1增加; (5)Yf1增大; (6)可能使Xf1增大。 假定单独开采山前平原的潜水 地下水均衡计算步骤及实例 水均衡计算和评价的主要步骤 在查明区域地下水条件,确定均衡要素并建立均衡方程式 划分均衡区 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计算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根据均衡方程,按每一项逐步进行计算 结论 专门目的的地下水均衡研究举例 某地处于半干旱山前冲洪积平原,利用潜水及部分地表水进行灌溉,由于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水位逐年下降;要求确定需从区外引入的地表水量。 收入项 A=Xf+Yf+f+ Wu1 支出项 B=Qk十Wu2 式中:f——灌溉水入渗补给潜水量; Qk——潜水开采量; 由于潜水埋深普遍大于3米,据观测,蒸发损失极小,故忽略不计。据此,地下水均衡方程式为: μΔh=Xf+Yf+f+ Wu1-Qk-Wu2 或 μΔh+Qk+Wu2=Xf+Yf+f+ Wu1 如本区灌溉总需水量为Q,则为了保持地下水位不继续下降,应补充引入灌溉用地表水量Qi为: Qi=Q-A=Q-(μΔh+Qk+Wu2) 而调整后地下水开采量应等于Qk-Qi。 按目前强度继续开采地下水,若干年后地下水位的下降值将为: 例1 如图所示的冲积平原。平原西部以山脉为界,山脉由不透水的花岗岩和石英岩组成,平原东部以一大河为界,山脉与河流间的平原面积为33.7km2,地下水系统由砂质沉积物组成,可看做单一潜水含水层。含水层的降水补给为130mm/年,几条小溪在山脚处汇入沙质冲击区,也补给地下水系统3000m3/d。主河流附近有几处泉水,测得总排量为5000m3/d。泉水完全用于家庭供水,其对含水层的回归流忽略不计。另外,河流有基流,其部分源自河流以西地区,图中已标明,该基流估计为10000m3/d。试计算该含水层是否均衡? 实例2:克雷洛夫对中亚某灌区的潜水均衡研究 1、均衡公式: 2、计算结果: 31.0=22.7+255.5+77.0+9.2-313.4-20.0 3、结论: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土壤有盐渍化危险,需减少灌水入渗,或加大排水量。 2均衡区划分:划分为两个均衡区 计算有关数据,见表6-3 评价:全区补给量小于排泄量,处于超采状态。 实例3:唐山市处于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高,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48.1 mm,地表水有5条河流,2个水库及一些坑塘洼地,埋深150m以上的潜水---半承压水,为市区农业及部分工业、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层,单位涌水量5~25m3/h·m,地下水自1973年逐步下降,各含水层水位下降速度在0.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