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讲 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本节导论 16世纪,当西欧诸国跨进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强化。 明代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发展到巅峰,尽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海外贸易与航海事业取得惊人的成就,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现一股清新的风气,但都被封建统治所阻滞; 此时的日本,国家重新得到统一,幕府的力量有所加强,政治、社会方面的各项制度得到完备,封建统治得以更新强化。但与实行“重本抑商”政策的明帝国一样,日本封建政权的基础是农本经济。 为了巩固统治,排除外来干扰和侵略,两国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同西方国家均衡发展的机会。自此,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开始出现,中国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学习目标 了解在西欧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的史实, 明确明帝国和日本巩固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东亚诸国在当代落后于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 深刻认识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 教学目的 本节选用了东方封建制度的代表中国和日本进行剖析,指出了两国封建制度的不同特点,说明为何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东方逐渐落后与西方渐趋强大的历史原因。 要从封建专制东西方的不同演变及资本主义萌芽在东西方所受到的不同待遇这两个方面去对比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中国封建专制的特点 (二)日本专制制度的形成 重点名词 影视学习 (一)中国封建专制的特点 (1)宦官专权。明代皇帝不理朝政,由宦官把持朝政,迫害官民,横征暴敛,鱼肉人民。这种状况举世罕见。 (2)内阁中各派力量明争暗斗,首辅借权术当政。 (3)皇帝和地主剧烈兼并农民的土地,租税加重,导致农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危机严重。 (4)实行落后于时代的封闭政策,一个是重农抑商政策,另一个是海禁政策,这都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摧残。 (二)日本专制制度的形成 16世纪是日本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封建专制形成时期。日本虽然结束了100年的“战国时代”,但是封建统治却进一步强化了。 丰臣秀吉时期采取了如下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1)确立大吸为都城。 (2)设立“五奉行”、“五大老”和“三中老”作为中央政府机构。 (3)加强对各地大名的控制。 (4)通过“检地”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 (5)鼓励和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侵略中国是日本的国策,日本统一后便开始实行这一政策,侵略朝鲜乃此国策的第一步。但这期间丰臣秀吉发动的两次入侵均在朝鲜军民顽强奋战及中国明朝军队的支援下遭到惨重失败。日本吞并朝鲜的企图也因此而推迟了300年之久。 本节主要内容 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 农民起义;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的外贸; 明代的文化与科技; 日本的“战国”与统一; 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侵朝战争。 一、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 主要内容 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 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赋税、徭役加重;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 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香港; 文化与科技:思想家王守仁、李贽;通俗小说的兴盛,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一)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 1500—1600年,相当于中国的明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诸朝。在这一百年间,明王朝由盛转衰,呈现了危机的征兆。 封建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出现了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局面。宦官擅权者,最著名的有王振、刘瑾和魏忠贤等。他们通过东、西厂等特务组织,迫害人民和不附己的官吏宦官。贪污纳贿,搜刮民财,聚敛的财富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各派政治势力在内阁中你争我夺。世宗鉴于武宗时宦官专权的教训,便抬高内阁地位,阁臣的班次在六部之上,并确定“首辅”,主持内阁。首辅成为各派争夺的对象。 例如世宗朝,夏言任首辅时,严嵩阴窥其位,终借故攻倒夏言,坐上首辅的交椅,专权21年。严嵩晚年失宠,又被徐阶攻倒。此后,徐阶、高拱、张居正迭为首辅。 (二)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明朝自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剧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赋税、徭役和地租也不断加重。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地租的追呼敲扑,不但失去了土地的农民,甚至有土地的农民,也不得不背井离乡,沦为到处飘泊的流民。 更多的农民铤而走险,进行武装反抗。正统后,全国农民起义此伏彼起,规模日大。如,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浙闽赣山区的农民起义;刘通、李原领导的郧阳山区的农民起义;杨虎、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最后发展为推翻明王朝的农民大起义。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16世纪左右的嘉靖、万历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不少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单位,其中以纺织业最为明显,陶瓷、榨油、矿冶等行业中,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