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_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_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

采煤工作面 矿山压力观测 第三章 矿山压力有三类研究方法。 一是采用数学力学分析法,如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如FLAC、ANSYS等软件)。 二是以试验力学分析为途径的研究。 三是现场观测研究。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利用各种观测仪器或工具,对工作面及四周围岩的应力、顶底板变形与破坏、支柱压缩与载荷、煤壁片帮、支架变形与折损等宏观矿压显现量进行测量与记录,通过整理分析,从而掌握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以此指导生产。 观测内容 围岩应力 工作面状况统计 支柱与支架的载荷与压缩 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和破坏过程的观测 地板比压的测定 原因 为了更好的生产 法规规定(1987年8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二 矿压观测工作的步骤 1 测前准备工作 1)编写工作面矿压观测计划(地质条件、目的、内容、方法、安排等) 2 )人员培训 3 )设备检修与调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 )印制各种观测记录表和日常观测数据整理表及图纸 2 现场观测和数据记录 1)现场观测类型 连续观测和专项观测 综合观测是从开切眼起,分班连续观测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参数。直至第三次周期来压为止。 专题观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适合于和科研院所结合开展,专题矿压观测往往是为了查明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因素或研究某个单项问题,往往需进行专题观测。 2)数据记录 要求: (1)明确数据的用途和意义 (2)观测仔细,字迹清晰,观测数据要“宁缺勿滥” (3)必要时进行实地素描 (4)要及时处理观测中遇到的问题 (5)连续观测时,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 观测总结 1)阶段总结 2)最终总结 现场观测完成一个阶段或完成一个工作面的观测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要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所观测数据进行细致的整理,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对各项内容按不同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进行对比,找出各矿压参数之间及矿压参数与地质及生产技术因素之间的关系,阐述所观测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并以此提出改善顶板控制或改进支架的措施,汇总写成矿压观测报告。 第二节 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下缩量观测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有:顶底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顶板状况统计观测,上覆岩层移动状况观测;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观测等。前三个观测项目一般称为“三量”观测,是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 第二节 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下缩量观测 一 观测区及观测线的布置 满足需要,减少测区 一、观测区及观测线的布置 1、统一安排,测区、测线最少,根据观测项目、 目的而定; 2、顶底板状况和采高变化较大的采煤工作面,可设上、中、下三个测区。中部测区为重点测区,设3~5条观测线,观测项目要全。 3、上、下两测区距区段煤柱距离应大于15m,可设置1~2条观测线,观测项目酌情而定。 4、采煤工作面顶底板状况和采高没有显著变化,也可只设中部测区,增加观测线数目即可。 二 基点的设置与仪器的安装 仪器:DDJ-2.5型测杆、KY-82顶板动态仪、C-Ⅱ型自记仪。 注意: 1)根据采高,将仪器安装在顶底板基点之间 2)当采高大于2m时,应将仪器固定在两根支柱之间,以防碰坏。 3)拆卸仪器时,应缓慢松开活杆,以防弹力计将指针、齿轮损坏。 4)对仪器要进行保养,增加其寿命。 三 观测方法与记录 1 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与记录 安装好后,首先读取初读书,以后按时观测。一般1-2h观测一次。综采面在移架前后各观测一次。直到测点靠近采空区报废为止。观测数据填入下表 2、顶底板移近速度的观测与记录 1)用KY-82顶板动态仪器或带测速指示器,要用秒表或手表计时;无工序影响时,观测时间间隔为3~10 min。 2)观测顶底板移近量与工序的关系时,一般由2~3人共同完成。观测范围30米,读数间隔3分钟-30秒。 3 活柱下缩量的观测 一般与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同时进行 四 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 单体支柱工作面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顶底板累计移近量St 测线顶底板移近量平均值Sm 测区顶底板移近量平均值Sl 2)顶底板移近速度v 3)顶底板循环移近量 4)单位顶底板移近量 5)绘制曲线 6)活柱下缩量的整理与分析 绘制曲线图 根据计算结果可判断造成顶板下沉的主要因素,以此制定减少顶板下沉的措施。 如底板松软、支柱阻力偏低等问题 第三节 支架载荷观测 一 观测仪器的设置 1 单体支柱观测仪器的设置 根据工作面单体支柱类型及观测仪器不同,设置方法如下: 1) 设在支柱的上端或底座下 2)直接安设在液压支柱的三通阀处或液压支架立柱的高压腔管路上。 2 观测方法与数据记录 先读零读数,使用自动记录仪。 三 观测数据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