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职业共同体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从职业共同体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方式,在传承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指导员制度的传统、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政治辅导员制度。改革开放后,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继承了上述制度,并延续至今。由于工作特性、制度、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辅导员一直徘徊在高校教师队伍的边缘,工作重、责任大、身份低、待遇差等种种原因导致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滞后于高校其他教师队伍。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辅导员队伍发展,2006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24号令,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24号令成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辅导员的工资水平、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等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即使如此,高校辅导员队伍依然没有改变“请不进”“留不住”优秀人才的现实,依然处于内部结构松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规范淡薄的状态当中。过程的努力与结果的不尽如人意间的巨大反差,迫使笔者把思考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切入点放到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基点的探寻上来。近年来,共同体概念成为中外高校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原理,同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上,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劳动分工”“有机团结”“集体意识”和“职业团体”等概念成为笔者思考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从职业共同体的角度,分析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探寻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路径。
共同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共同体”是拥有共同事物的特质和相同身份与特点的感觉的群体关系,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历史和思想积淀的联合体,是有关人员共同的本能、习惯或思想的共同记忆,是人们对某种共同关系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直接自愿的、和睦共处的、更具有意义的一种平等互助关系。[1]共同体能够为群体成员提供明确的角色定位,提供一套成员分享的信念、规范、价值以及其他群体资源,是一个象征安全和谐的有机体。共同体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为其共同体成员提供生活的某种确定性的安全,而身居其中的成员则维系着一种紧密的社会关系,相互依存、信任和互助”[2]。除了能够为成员提供一系列的群体资源外,共同体的角色“还在于在人们相互契约的普遍性中确定一种绝对的命令,还在于它主动积极地涉入每一规范的形成过程”[3]。
成熟、稳固的职业共同体有两个显著的基础:明确的专业分工和群体集体意识。下文通过分析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上述基础,透视辅导员的职业化现状。
(一)辅导员的专业分工
分工是指按不同技能或社会要求做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补充的工作。分工为个体提供具体的职业角色,划定不同职业群体及群体内部间的边界,为个体提供基本的生存基础和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平台。同时,每种职业的稀缺性成为不同个体彼此依赖的基础,“社会分工产生社会团结”[4]。
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确立时,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比较明确,即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但随着高校学生事务类型的不断扩展,辅导员的职业角色越来越模糊。当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在校园出现时,学生心理辅导成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当扩招、就业市场紧张带来大学生“就业难”时,就业指导又成了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学生在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寝室生活、学业、心理等任何方面出了问题,辅导员总是第一个参与问题解决的人。
“救火员”式的职业形象是辅导员职业定位不清的直接反映。目前而言,辅导员职业分工不理想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与高校其他教师群体相比,辅导员工作缺乏不可代替性。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讲,整个高校机构的运作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各个部门都有特有的学生事务服务项目。而辅导员的服务项目大都与其他机构重合,辅导员要么成为学生与相关部门间的传声筒,要么成为其他机构的延伸,工作缺乏不可代替性,这也成为辅导员职业声望低下的重要原因。
第二,辅导员群体内部缺乏分工。我国高校按照年级配备辅导员,各级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几乎相同,面临的问题几乎一样。辅导员群体间缺乏根据能力特长进行的有序分化,角色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只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团结”,工作机制不利于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个性特点和“专家型”辅导员的成长。
(二)辅导员的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是一般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信仰与情感的总和,是群体团结的精神基础。集体意识弥漫于整个群体空间,它的存在仰赖于个人意识中的情感与信仰。[4]集体意识淡薄或崩溃,是共同体不成熟或解体的表现。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水平可以从两方面来衡量:稳固的共同信仰和情感倾向是培养共同信仰和情感的组织基础。
第一,辅导员缺乏共同信仰和情感。首先辅导员的低职业声望严重削弱了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力。当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优化探究.doc
- 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及时启动员工行为规范专项行动 等.doc
- 交际最佳关联及合作原则.doc
- 产业受冲击程度低于预判.doc
- 交通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及管理.doc
- 产业技术进步及金融市场化趋势.doc
- 交际法在高职日语泛读教学中应用.doc
- 交际环境对大学英语口语学习影响.doc
- 产前全前脑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诊断价值.doc
- 产品成本分析及预测Excel应用探究.doc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