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科学系 苏堪宇 大纲要求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明确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和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等,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理解和掌握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并能对班级授课制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内涵有: 1、特殊的师生互动;2、特殊的时空安排;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 1.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使教学方法、手段发挥效用; 2.使教学活动多样化,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一)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传授与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个别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努力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时上学启蒙的学生,他们各自的学习进度也会有很大差别。但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种个别教学形式在古代学校中普遍推行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在古代的学校中,间或也有采用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的,但尚未形成一种制度,不占主要地位。 1.个别教学的历史发展 (1)古代的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学组织形式。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由儿童对成人的模仿而进行,另一方面也靠成人逐个向儿童传授知识、技能而进行。学校出现以后,由于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而且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由一个教师面向一两个学生进行教学,从传授知识到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可以说个别教学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2.个别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1)真正意义上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和“英才教育”。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 缺点:1)降低教学的成效,代价高,不经济。2)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容易养成孤独、不善交际等不良个性,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3)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不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班级授课制 在西方中世纪末期,工商业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进步,一方面使学校教学内容显著增多,课程逐步增加;另方面要求学校能培养更多的人才。于是个别教学便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班级上课制则应运而生。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上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特点:班、课、时。 (三)贝尔——兰喀斯特制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期。大机器生产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人,要求工人接受起码的文化教育,而资产阶级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只给工人以低劣的、最初级的教育。反映大工业生产的这种要求并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英国出现了所谓的“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其创始人是英国一位叫贝尔(Andrew Bell,1753一1832)的牧师和一位名叫兰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