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章神经系统功能.ppt

  1. 1、本文档共2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神经系统功能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 2.轴浆运输 轴浆流动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 。 二、神经胶质细胞 (一)特征 : 数量大,约为神经元的10倍,分布广泛,有突起,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不形成突触,不产生动作电位。 周围NS(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 CNS(星形,少突和小胶质细胞) ◆根据突触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 化学性突触 电突触 ◆根据突触前、后成分之间有无紧密的解剖学关系 定向突触 非定向突触 ◆以神经元相 互接触的部位 轴-体 轴-树 轴-轴 缝隙连接、 3、突触传递的过程 形成EPSP的机制: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 增大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特别是Na+的通透性 局部膜的去极化。 产生IPSP的机制: 抑制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 Cl-内流↑ 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AP的产生部位:轴突始段 AP的扩布: 沿轴突扩布至末梢和逆向传到胞体,使整个神经元发生一次兴奋。 *逆向兴奋胞体意义: 消除细胞此次兴奋前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使其状态更新。 慢突触后电位 慢EPSP 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机制: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K+电导 降低 慢IPSP 自主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神经元 机制: K+电导增高 6.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定义: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发生较为持 久的改变的特性或现象。 突触的可塑性的形式: (1)强直后增强 (2)习惯化和敏感化 (3)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压抑 (1) 强直后增强 在突触前末梢受到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在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的效应。其持续时间可延长60s。 机制: 强直性刺激使突触前神经元Ca2+积累,末梢持续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电位增强。 (2)习惯化和敏感化 习惯化:当重复给予较温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原因: Ca2+通道失活?胞内Ca2 + ↓?前膜递质释放↓ 敏感化:重复出现的较强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传递效能↑ 原因: AC激活?cAMP↑?胞内Ca2 +↑?前膜递质释放↑ (4)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 指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快速重复的刺 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快速形成的持续时间较 长的EPSP增强。 存在于中枢许多部位,尤其在海马区域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 机制:突触后神经元Ca2+ ↑,持续数天。 长时程压抑( long-term depression,LTD) 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降低 (2)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 (与突触性化学传递相比较) 1.不存在特化的突触前膜与后膜; 2.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3.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离大;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传递所需时间可大于1s; 4.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2、电突触传递 1.定义:兴奋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直接以电流形式进行的传递. 2.性质:是一种电传递 3.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1.神经递质应符合的条件 a.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 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 b.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当兴奋冲动抵达 末梢时,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递质作用于受体后能发挥生理效应; d.存在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 e.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2、神经调质: 一类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化学物质,它们并不在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而是增强或减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这类对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这种作用称为调制作用。 3、递质分类: 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胆碱类、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气体、脂类。 4、递质的共存(戴尔原则) 5、递质的代谢 ①合成:ACh和胺类在胞浆通过酶促合 成,贮存于突触小泡,肽类递质合成由基 因控制。 ②释放:通过出胞或胞裂外排。 ③灭活:酶促降解和重摄取 ACh在胆碱脂酶作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