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患者教育全年12套PPT---10月篇-微血管
第3代胰岛素更加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 * * *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随血糖升高,其发生风险增加。 糖尿病发生微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且这种风险随着血糖控制的恶化而增加。 既然高血糖是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血糖就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降低1%意味着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来用两个具体的实际临床研究来证实上述结论。 DCCT研究,全称是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主要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之一。通过DCCT研究,我们看到与常规治疗相比,严格控制血糖可进一步使视网膜病变减少76%,使白蛋白尿减少54%,使神经病变减少60%,这个幅度是相当惊人的,也充分说明了高血糖在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项在日本进行的Kumamoto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与常规治疗相比,可进一步使视网膜病变减少69%,使肾脏病变减少70%。 可见,高血糖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而这与糖尿病类型无关。 除了高血糖外,高血压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另一罪魁祸首。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80%合并高血压。如果二者并存,则明显加速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同时,高血压也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互相影响,糖尿病肾病也会加剧血压升高。 高血压本身可以导致高血压视网膜和肾脏病变,在合并糖尿病的情况下,还可以加重糖尿病视网膜和肾脏病变。 和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一样,有效控制血压同样也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 UKPDS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因此,高血压和高血糖同样重要,都需要严格控制,才能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二者缺一不可,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既然控制血糖很重要,那么把血糖控制到什么目标合适呢? 按照必威体育精装版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空腹/餐前3.9~7.2 mmol/L,餐后≤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最为合适。 但这决不是一刀切,对一些特殊人群和特殊情况应注意个体化。 (可以具体举例解释:比如低血糖风险大的人群应适当控制血糖控制目标,以及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相应控制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使血糖达标呢?这从来都不是单一措施可以解决的,需要综合治疗。 血糖达标要依靠健康新7点 其中,五驾马车:药物是武器,教育是核心,运动是手段,监测是保障,饮食是基础 健康新7点又增加了:及时预防并发症,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这一切的核心是达标,达标,还是达标! * 在控制血糖达标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必经之路,这是由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不断进展的疾病这一本质决定的。 诊断糖尿病时胰岛细胞功能即仅剩一半,这种胰岛细胞功能的丧失可以追溯到诊断前5~10年。更可怕的是,糖尿病诊断后,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措施,胰岛细胞功能都会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丧失,最终单纯饮食和运动将无法控制血糖达标,而需接受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中,胰岛素仍是迄今为止作用最强的降糖药物。 如果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血糖仍未达标,应果断启动胰岛素治疗。 现在可选择的胰岛素种类很多,第3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可更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有效、安全、方便,对于低血糖风险高的人群,如老年人等更为适合。 正是由于目前胰岛素制剂存在不足,才引发了我们对新的能同时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的胰岛素的研究。 糖尿病的直接成本由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成本两大部分构成。从30年总成本上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的成本为206 758元,预混人胰岛素的成本为211 243元,前者比后者低4 485元;在治疗成本方面,双时相组为104 188元,预混组92 331元,前者比后者高11 857元;在并发症治疗成本方面,双时相组成本为102 570元,预混组成本为118 912元,二者差值为16 342元。 由于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作用模式,比预混人胰岛素具有更佳的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在轻重度低血糖发生率、HbA1c、BMI改善值方面均比预混人胰岛素组理想,由此降低的糖尿病相关累积发病率直接导致了治疗成本的下降。虽然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价格较高,但其节省的并发症成本弥补了治疗成本,因此在总成本上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仍然具有优势。 * 从30年的临床模拟结果看,当以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LE)为衡量指标时,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的患者预期寿命为(10.736 ±0.170)年,而使用预混人胰岛素的患者的预期寿命为(10.363±0.169)年(见表6)。二者相比,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的患者比预混人胰岛素的患者延长了0.374年的预期寿命。当以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