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和养生.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未病和养生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上医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经·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奢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与物,故合于道。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张仲景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曾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duojie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 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 ;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家汰轿粒鞍酪窥卤诌戮动睫蓟埃能找挝井惧垄万星寨润腮鳞浊盈鼎啸虑呐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中医治未病和养生;健康象什么?;个人整体性的健康指标;警惕:生活方式与重大疾病;很多疾病的发生: 先天遗传(占20%) 后天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情绪,压力…) 周围的大小环境和社会;现代白领:不良的生活方式;中医养生的目的; 养生作为人类生存的智慧和生命自我管理的艺术,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之一。如今,养生保健知识日益普及,大家都知道,为了健康和长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积极运动,讲究饮食,保证睡眠等等。可是尽管如此,有不少人仍无法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常常得病,过早衰老或离世。 其中有些人还是知识分子,平时很注意保养,也懂得不少养生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养生知识的片面理解,尚未具备养生的大智慧,没有抓住基本大法,最终事与愿违。;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黄帝内经》说得好: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 ; 所以,懂得顺时养生的基本原理,具备了这种大智慧,方可称为“智者”,才可入养生的上乘之境。 当然,顺时养生不是一句大话、空话,必须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春夏秋冬不同的特点,从饮食、精神、运动、起居、药物养生的重要方面来研究。;饮食养生;饮食有节 一百样都吃,达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