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通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文化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西方文化
中世纪的遗产:基督教信仰、自然的生活、骑士精神
基督教信仰——上帝主宰一切、原罪、救赎、末日审判、灵魂不死。对燃烧着硫磺的地域之火深深的恐惧,对光明的天堂无限向往,——对现实人的欲望的压抑、控制
自然的生活——基督教信仰凌驾一切,控制一切,与贫瘠的生活和低下的文化相适应。庄园经济,政治上分崩离析
骑士精神——忠诚勇敢视死如归;虔诚谦卑的基督徒;纯净高尚的爱情
彼岸理想(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对女性的尊重、强烈的荣誉感
中世纪与近现代文化的分水岭在15-17世纪(不同的定义)。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地理发现、宗教改革)
17世纪的欧洲:科学主义、科学创造、民族国家兴起
17—18世纪: 启蒙运动、基督教的现代化
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海外探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宗教战争、启蒙运动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一个崭新欧洲的出现做了准备。如黑格尔所说:
“犹如母亲长期怀胎之后,第一次呼吸才把过去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渐进性打断——一个质的飞跃——从而生出一个小孩那样,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拆除它旧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垮台。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在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的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一般一下子建立起了新世界的形相。”
第一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15-16世纪)——釜底抽薪
从时间上看,文艺复兴和海外探险几乎同时进行。
但一个是文化上的发现(人的发现)。确定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的合理性;
开始: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军事上的失败造成的一个积极的文化后果,就是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向西欧天主教世界的回归。它引起人们的向往和创新,在当时并没有被人认识到。
本质:创新,是一场开启新观念的文化运动,是一场富丽豪华的文化盛宴。
定位:既非中世纪的,也非近代的。是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文艺复兴是“过渡”的时代,混杂着旧时代的残余与新时代的萌芽。
旧:依旧带有宗教的虔诚,中世纪的怪诞,陈腐气息。
新:在恢复古代权威的外衣下,填充了个人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内容——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和感性之美。总之,是感性的解放。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性(不是启蒙时代的理性)来反对抽象的神性;以生机盎然的现实生活,反对枯燥冷漠的天国理想;以人正常的情欲和感官享受,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变态虚伪。
特点:艳丽的感性特点,而不包括深沉的理性,没有深刻反思和怀疑精神,依旧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复古只是感性原则的——文字、文学、绘画、雕塑,而不包括古典的自然科学和哲学。
影响:釜底抽薪——用人性取代神性。人文主义有助于从中世纪的禁锢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性的觉醒和解放。摆脱抽象的神性对人生活的主宰和控制。对人的尊重,是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长的温床。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民族的、经济的和道德的动机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对罗马教廷的反抗。
1、德国的宗教改革:
1514年“赎罪券”;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核心:
“因信称义”——“只是信,而不是行为,才使人称义,使人自由,使人得救。”把宗教的基础从天上搬到人间,从教会搬到个人内心的体验之;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到真正有信仰的基督徒手中,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特点:封建领主的支持,含有民族的意义,
结果:造成基督教的分裂,出现新教。
2、英国的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反映的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
1534年11月,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英王陛下、他的后嗣和继承者,这个王国的诸国王,应取得、接受和被称为安立甘教会的英格兰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影响:1、确立了英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加强了王权;2、剥夺了教会的土地和财产,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生长。
英宗教改革后,出现三大派:英国国教;恢复罗马天主教的教徒;清教,力图实现大陆宗教改革的新教徒——新教的激进派——要求“清洗”英国国教中还保持的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方式。
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英国的宗教冲突,由新教徒与天主教的矛盾,转为国教会与新(清)教徒的矛盾。英国国教会与英国的专制制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