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 西南大学文献所 李明晓 mingxiaoli5201@163.com 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访问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经济学家)在欢迎词中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将典故用错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七月火星向西移,九月就该授寒衣。冬天(11月)里,北风呼啦拉,(12月)腊月里,寒气凛冽冽)清陈奂:“流火,火下也,火向西而下,暑退将寒之候也。” 第一章 概论 什么是训诂 什么是训诂学 训诂学的任务和功用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仅文字记载,就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我国的文化遗产保留至今,其中大部分是用古代语言(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具体体现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而语言文字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于是后代人去读前代的文献资料,就会产生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所以,在阅读古代文献时,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言隔阂。这一工作,从战国时已经萌芽,到汉代大行。因此,早自汉代始,就有了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专门学问,叫作训诂。 小学与训诂学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 文字之学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从(纵)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 “言语之行变略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有随方俗而殊者。……若欲通方言,必须以雅言释方言。通俗之文必与文言之文有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刘申叔师培先生遗书》) 什么是训诂 基本含义是解释古籍中的语言。 《说文》:“训,说教也。”段注:“说释而教之。” 《说文》:“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也。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毛公传《诗》多古文,其释《诗》实兼诂、训、传三体,故名其书为《诂训传》。尝即《关雎》一诗言之: 如“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之类,诂之体也。 “关关,和声也”之类,训之体也。 若“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则传之体也。 黄侃(季刚):“诂者故也,即 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诂,偏释故言;训,偏理顺、疏通。 “训”和“诂”只是在对言时才有以上诸家所指出的差别。对言(相对而言)则异,散言则通。散言时,“诂”“训”“传”是一回事,是可以互相代替的。后来,“训诂”逐渐合成一个复词,就纯然是解释的意思了。 何休《公羊传注》云:“传谓诂训。” 马瑞辰《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散言则故训、传俱可通称,对言则故训与传异,连言故训与分言故、训者又异。” 许威汉: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包括方俗词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做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训诂”又可作 “诂训”、“训古”,产生的年代比“训诂”、“训故”要晚。 “训诂”、“训故”、“诂训”、“训古”意思相同,兼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指对古语作解释;作名词时,指对古语所作的解释。 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等是指解释古语或对古语的解释,但随着古书注解方法和有关的语文研究的发展,训诂的内容就变得更加广泛了。举凡训释字词、串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以至对古书中的语法修辞、典故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的说明,都属于训诂的范围。 什么是训诂学 《辞海》:我国传统的研究词义的学科。偏重在研究古代的词义,特别是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主。也分析古书中的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著作有两类:一类专为解释某部著作而写。一类搜集词语,分类编次,解释其意义。 陆宗达《训诂简论》: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 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 许威汉: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docx VIP
- 18D8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docx VIP
- 春考电子商务技能直播营销题目答题模板及要求.docx VIP
- 精益生产八大浪费PPT.pptx VIP
-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pdf VIP
- 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政策的实施研究——以常州市为例.pdf
- 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解读PPT课件.ppt
- 2023年锦州市遴选市直机关(参公单位)公务员笔试真题.pdf VIP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教学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单元备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