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谋略特色.doc.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谋略特色.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毕 业 设 计(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谋略特色 学号: 051510018 \ 姓名: 赵喜春 \ 2005 年\ 春 季 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分校 双城电大 指导教师姓名 韩仪 单位 哈电大 职称 \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目 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4-8 一、克日擒达 当机立断 初显谋士风采-------- 4 二、联吴伐蜀 老谋深算 完破孔明方针-------- 5 三、达人知命 静待时机 方成英雄霸业---- 6 四、逆境寻时 力克劲敌 得以一统三分---- 7 注释---------------------------------- ------------------------------- 10 参考文献------------------------------------------------------ 10 摘要 :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谋略家。在三国后期,是佼佼者,他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人,是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奠定了三国最后统一的基础。只有他能与《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号人物诸葛亮相匹敌。《三国演义》对他的描述基本上与史实相同没有过多渲染,这显示了作者的历史观点。同时,在艺术概括中,作者紧紧扣住司马懿“深明韬略,当机立断 精明老练”⑴的性格特加以精心塑造。 关键词:司马懿 性格特征 谋略特色他双管齐下:一是设法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使其犹豫不决,延缓起事;二是调兵遣将,火速征讨。司马懿深恐孟达迅速起兵,便写信给孟达①这时孟达虽已接到诸葛亮告诫的书信,却以为“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往复一月间事”,他哪里懂得司马懿“克日”、“乘时”的谋略特点。这样,司马懿出其不意兵临城下,使孟达猝不及防,一举被歼。然后司马懿才去长安接受任务。司马懿“乘时”的谋略特点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异常突出,令人叹服。倘若司马懿不是抓住时机,在孟达未举事之前迅速包围他,而是奏请曹睿,迟缓一步,孟达就会业已举事并形成局面,那将不可收拾。所以事后司马懿在见到曹睿时说道:“臣闻申义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司马懿用兵“贵于乘时”于此可见一斑,后人评价此事说“司马懿不用,则孟达不死。孟达不死,则两京可图。两京可图,则曹氏可灭。曹氏之不遽灭,以为司马懿之功也。⑵。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和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其次,他以极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个人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再次,他率军出兵后,以日行150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充分显示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指挥谋算能力”,⑶对于司马懿而言,经过几十年隐介藏形和潜伏的历练,纵横四海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毋庸质疑,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倾注最大心血描绘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凝聚了作者心目中人格魅力与个人智慧最高度的统一。智者的智慧是在与智者的智慧较量中体现出来的----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作者设计了很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衬托。通常认为:发挥主要陪衬作用的,前期是周瑜和曹操,而后期就是司马懿。然而,通过对小说中前后描写的对比不难发现,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认识和态度是与对曹操与周瑜不同,当听到司马懿提督雍、凉兵马时,“孔明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凉军马。曹睿驾回洛阳。 却说细作探知此事,报入川中。孔明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能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