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十一则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篇) “礼之用,和为贵。”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兼有法律与道德的功能)。孔子的 “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中和、和谐、协调。 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礼的作用,使人的关系和谐(调和人与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这里指礼,也指和。 (5)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 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就是向那边歪。总之“过正”就是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调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 (1)道: 引导;治理。 (道之以政:句形当为:以政道之,意即,仅凭强权机制的方法进行国家机器及其他单位团体的管理等等。) (2)齐:整齐、约束。 (3)免:隐藏、隐蔽、苟免、暂时避免之义。 (4)耻:羞耻之心。 (5)格:格除、杜绝、修正之义。 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礼教化。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 领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罚他。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了,毫无羞耻心。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不受到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那么人人都会做到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 (1)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2)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 孔子说:“不知天命,就无法成为君子。不懂礼仪,就无法立足社会。不懂得明辨他人的言论是非,就无法去了解别人。” “言”,代表言语文化,比如古人先贤告诉我们的话,我们不能深切真正了解,就无法做人处世。 (1)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而完全走上正思,达到礼的境界才叫作仁。 (2) 天下归仁:就是归到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仁境。 真能做到“克己复礼”,就可以达到(不是理论上)心物一元的真实境界,宇宙万象便与身心会合,成为一体了。一走进寺庙,第一眼就看到挺个大肚子,张口而笑的弥勒佛,上面横匾四个字“皆大欢喜”。庙门两边还有副对联:“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高三读后续写题库练习题55篇(含范文解析).pdf VIP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pdf
- 中国漆包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周髀算经.doc VIP
- 自然拼读 phonics kids book3双字母组合发音.pdf
- 课题申报参考:大数据赋能下高职学生画像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路径研究.docx VIP
- 2024年职业技能测试题库500道及答案(全国通用).docx
- 医疗器械内勤工作总结.pptx VIP
- 课题申报参考:高质量充分就业背景下坚毅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实验、追踪及干预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