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第四单元 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小结 常见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形式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包括“不、弗、未、非、否、毋、无、莫”)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谓语前。 之二虫又何知? 而又何羡乎? 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乎待也哉! 而今安在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 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3、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四海一 可怜焦土 三餐而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 汝幸而偶我 ⑵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我腾跃而上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垣墙周庭 2、名词活用为状语 ⑴、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廊腰缦回 蜂房水涡 寄蜉蝣于天地 ⑵、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意洞手书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辇来于秦 不可数计 ⑷、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骊山北构而西折 水击三千里 前辟四窗 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良庖岁更刀 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 东犬西吠 ⑺、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3、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句中的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翻译的。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翻译。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族秦者,秦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指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这时动词一般处在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⑵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灭六国者,六国也 ⑶天灾可以死 ⑷而征一国者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一般处在句子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⑴渭流涨腻 ⑵齐楚之精英 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⑷鲲之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例如: ⑴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⑵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3、定语后置句 4、宾语前置句 5、被动句 常见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者,……也∕……者,……∕……也 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⑵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⑶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连用,表加强肯定语气) 2、“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