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战略进攻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jiā葭芦河边遇险 8月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小河村,沿着大理河东进,向西北野战军主力靠近,中共中央机关进入了黄河与无定之间夹道区域。在这里,中央面临着第二次危机。南有刘戡kān7个旅之众的追兵,北有钟松的两个旅前来围堵,又处浩瀚的沙漠地带,东为滚滚黄河,西有水势日益上涨的无定河。如果南北两敌会合,向东封锁黄河渡口,中央机关和西北野战军将被挤在佳县、米脂、榆林三县间狭小地区,这样将处于没有回旋余地的困境。8月18日,瓢泼大雨下个不停,但刘戡的部队仍冒雨北进,向中央纵队直逼过来。中央纵队正在黄河汊道葭芦河边上,情况万分危急。毛泽东骑在马上,神情凝重地思考着。根据侦察员的报告,敌人正一步步紧逼过来,中央纵队目前的处境很危险。毛泽东向警卫员要了一根香烟,狠狠地抽了几口,他将余下的香烟往地下一扔,眼里闪烁着坚毅的光,他勒住缰绳,说了一句:“我们回去!”大队人马静静地跟在毛泽东的后面,沿着葭芦河向黄河相反的方向翻山而去。中央机关刚走,刘戡就到了葭芦河边。河水滔滔,汹涌澎湃。刘戡怎么也想不到,毛泽东没有过黄河,而是朝相反的方向去了!刘戡又失去了追踪目标。 “蘑菇”战术 蘑菇战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形与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而以主力隐蔽等候,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与“运动战”极为相似。 背景: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使人民解放军不能持久作战的战略企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制定了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最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并决定将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置于鄂豫皖3省边界、战略地位重要、国民党军防御薄弱的大别山地区。 1、向大别山挺进 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经充分准备,从山东150余公里,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向南方进军,国民党不知解放军意图。接着,发起鲁西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约6万人,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挺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 犹如一把钢刀,身身插入国民党同志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吸引国民党力量来援,同时减轻华北解放区压力。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并调动和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路大军并进 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并迫使国民党军大批兵力南调,给了其它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以有力的策应。 结束! 1、向大别山挺进 以主力打到外线,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于是,他选择了刘伯承、邓小平率部担任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从山东突然强渡黄河,向南方进军,国民党不知解放军意图。 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率4个主力纵队共12万人,在强大炮火掩护下从8个渡口,150公里的地段强渡黄河。顷刻间,国民党赖以防守的“黄河战略”即告破碎。蒋介石急忙赶到黄河南岸郑州,调兵遣将,企图迫使刘、邓十几万人马背黄河作战。而刘伯承说:“此时不打,更待何时?”邓小平则借古喻今:“我们绝不去学韩信。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我们只能有一种选择。为着人民利益,我们要生存下去,让敌人去跳黄河!”于是,刘、邓指挥部队适时发起了鲁西南战役。 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经过一年的战争,我军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场由解放区转入国统区,我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作用相当大。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反攻。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 沙河 洪河 汝河 涡河 淮河 这时,蒋介石才察觉刘邓野战军不是“流窜”,而是有计划地向南进军,慌忙调整编第85师和整编第15师第64旅沿平汉铁路南下,赶到汝河南岸布防,企图实施南北夹击。刘邓野战军为战胜敌军的追堵,对指战员深入进行政治动员,提出“到达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口号,并埋藏和炸毁了一些不便携行的重装备,以便加速南进。23日下午,第6纵队先头部队第18旅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在汝河上架起了浮桥。当晚纵队主力开始渡河,24日拂晓前,突破敌军河防阵地,掩护中原局和野战军指挥部渡过汝河。27日,全军渡过淮河。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
文档评论(0)